[实用新型]一种旅行茶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149111.3 | 申请日: | 202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4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达源;王静静;苗瑞晗;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中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9 | 代理人: | 杨阳 |
| 地址: | 55002***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旅行 茶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旅行茶具,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体内设置有内衬层,内衬层与壶体之间形成真空夹层,所述内衬层顶部与壶体内周壁水平连接形成环形密封台,且环形密封台低于壶体的顶部,壶体外周壁在环形密封台上方设置有水嘴;所述壶盖由密封段和隔热段组成,密封段与环形密封台配合,在密封段上对应水嘴区域设置有若干过滤出水孔;壶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凸环,凸环内嵌装隔热垫。本实用新型不仅保温性能好,利用两侧的凸环配合嵌装的隔热垫代替壶柄,结构紧凑小巧便于携带,茶水的过滤是利用壶盖密封段的过滤出水孔,即拿开壶盖就可以加茶叶或者加水等,不存在上置滤网需要取出或者导致水溅射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旅行茶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茶壶主要由壶体、壶盖、过滤网组成,过滤网安装在壶体顶部,茶叶位于过滤网之上,这种属于顶部注水,然后从壶体侧边的壶嘴倒水,这种构造需要壶内水淹没过滤网才能泡茶,而且茶叶堵塞滤网,加水过程中容易造成飞溅,另外一种是茶叶位于壶内,通过滤网后从顶部的水嘴倒出,但是这种每次清理茶壶以及更换茶叶都需要将滤网拆下,非常的不方便,为了避免烫手,壶体都设置有壶柄,不仅脆弱,而且占用体积,不适用于旅行等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旅行茶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旅行茶具,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体内设置有内衬层,内衬层与壶体之间形成真空夹层,所述内衬层顶部与壶体内周壁水平连接形成环形密封台,且环形密封台低于壶体的顶部,壶体外周壁在环形密封台上方设置有水嘴;所述壶盖由密封段和隔热段组成,密封段与环形密封台配合,在密封段上对应水嘴区域设置有若干过滤出水孔;壶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凸环,凸环内嵌装隔热垫。
进一步的,隔热段与密封段之间设置隔板将隔热段密封。
进一步的,在隔热段顶部中心设置有月牙形限位柄,在月牙形限位柄中心为半圆形按压柄。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垫为檀木或者松香木。
进一步的,在隔热段周壁对应过滤出水孔的中心正上方设置有装饰钉。
进一步的,还包括直径依次缩小的若干套杯,层层嵌套后放置在壶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不仅保温性能好,利用两侧的凸环配合嵌装的隔热垫代替壶柄,结构紧凑小巧便于携带,茶水的过滤是利用壶盖密封段的过滤出水孔,即拿开壶盖就可以加茶叶或者加水等,不存在上置滤网需要取出或者导致水溅射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壶体,11-水嘴,12-凸环,13-隔热垫,14-内衬层,141-环形密封台,142-真空夹层,2-壶盖,21-密封段,211-过滤出水孔,22-隔热段,221-装饰钉,222-隔板,23-月牙形限位柄,24-半圆形按压柄,3-套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491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施工支架用脚手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调节支架的内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