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椎固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41552.9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5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创脊柱创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清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椎 固定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椎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有若干列贯穿所述固定板的螺孔,同一列中相邻螺孔之间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设有防退钉,所述防退钉的一端连接有将所述防退钉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紧固盖,所述安装孔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紧固盖之间,所述紧固盖将所述弹性件压紧于所述固定板。弹性件受到一定的轴向压力,使得防退钉与固定板之间产生阻尼感。旋转防退钉时,操作手感更好。另外,利用被压缩的弹性件产生上述的阻尼感,不需要利用防退钉本身的形变来实现阻尼功能,因此不会出现防退钉形变过大而导致内部出现微裂纹,避免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继而避免防退功能失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脊椎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颈椎前路钢板系统一般由颈椎前路钢板、接骨螺钉、防退钉组成。临床上常用于颈椎骨折脱位或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手术。由于人体颈椎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活动,所以颈椎前路钢板在植入后,接骨螺钉极容易出现松动退出等情况。另外,从颈椎解剖位置来看,其前侧有食管、气管等人体组织,如果接骨螺钉松动退出后,会刺激到这些组织,造成患者不适,严重的话会磨破食管,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接骨螺钉植入后,临床上是严禁出现接骨螺钉松动退出的。目前市面上的颈椎前路钢板都是靠防退钉来限制接骨螺钉退出的,防退钉与颈椎前路钢板之间通过铆接工艺连接。
铆接型的稳定性不可控,因为临床上医生习惯厂家产品在植入接骨螺钉前防退钉有一定的阻尼感,这样不影响他们手术中后续上接骨螺钉,而铆接型是靠防退钉本身的形变来实现其功能的,所以当形变过大时候,会出现锁紧困难等情况,甚至防退钉内部出现微裂纹,在植入后出现断裂等情况,患者需要进行紧急手术治疗。当形变过小的时候,在植入接骨螺钉前防退钉无阻尼感,对于医生体验感极差,甚至可能在接骨螺钉植入后,仍然无阻滞感,起不到防退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椎固定系统,其既可以在植入接骨螺钉前有一定的阻尼感,提高医生的使用体验感,且植入后也不会因为内部有微裂纹而发生断裂等情况。
一种脊椎固定系统,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有若干列贯穿所述固定板的螺孔,同一列中相邻螺孔之间设有贯穿所述固定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设有防退钉,所述防退钉的一端连接有将所述防退钉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紧固盖,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紧固盖之间,所述紧固盖将所述弹性件压紧于所述固定板。
上述脊椎固定系统,弹性件受到一定的轴向压力,使得防退钉与固定板之间产生阻尼感。旋转防退钉时,医生能够感受到这种阻尼,操作手感更好。另外,利用被压缩的弹性件产生上述的阻尼感,不需要利用防退钉本身的形变来实现阻尼功能,因此不会出现防退钉形变过大而导致内部出现微裂纹,避免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继而避免防退功能失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孔中安装有接骨螺钉;所述防退钉包括头部、与头部相连的杆部,所述头部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避让所述接骨螺钉;所述头部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端部能够旋转至轴向限位所述接骨螺钉的位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紧固盖连接于所述杆部远离所述头部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所述防退钉的头部的两所述凹槽之间的距离小于同一列中相邻螺孔的距离,以避让所述接骨螺钉;所述头部在第二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之间的距离大于同一列中相邻螺孔的距离,以使所述两端部能够轴向限位所述接骨螺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退钉的头部轴向限位所述接骨螺钉时,所述头部自所述接骨螺钉背对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将所述接骨螺钉压紧于所述固定板;或者,所述头部与所述接骨螺钉相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杆部为光滑圆柱,所述紧固盖包裹套设在所述杆部上的管状结构,所述紧固盖与所述光滑圆柱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部的背对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驱动接口,所述驱动接口用以与工具配合以驱动所述防退钉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创脊柱创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创脊柱创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415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叶片内腔加热设备
- 下一篇:防水USB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