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的导热管压剪焊合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139676.3 | 申请日: | 2021-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96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信权;游本俊;朱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昕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0;B23K37/04;B23K37/04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屹智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85 | 代理人: | 华江瑞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使用 导热 管压剪焊合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导热管压剪焊合机,涉及焊合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中部连接有焊合器,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轴上固定连接有半边齿轮,所述外壳的内壁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半边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外侧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该便于使用的导热管压剪焊合机,通过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固定座、橡胶带之间的配合设置,使导热管固定方便、牢固,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实用性,设置多个驱动机构,便于移动,通过半边齿轮、第二齿轮、传动带、传动齿、第一传动杆之间的配合设置,取代人工进出料,提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导热管压剪焊合机。
背景技术
导热管是冷却棒适合细长型芯和普通冷却水无法到达的区域等狭窄位置,它有很好的热传递性能,从一端的热量可以迅速传递到另一端,在合适位置上接通冷却水,就实现了一个最佳的热转换过程,在直缝焊管生产线上,为满足生产的连续性,通常需要将钢带卷的前后卷接头进行连接,以便于连续生产和充分利用材料,常用方法是将前后卷的接头先剪切整齐后再进行焊合。
目前,现有的导热管压剪焊合机在焊合过程中常出现夹料滑脱、固定困难现象,而且大多导热管压剪焊合机为固定工作台,移动不便,加之便于使用的导热管压剪焊合机进出料多为人工,工作效率不高。
因此,提出一种便于使用的导热管压剪焊合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导热管压剪焊合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便于使用的导热管压剪焊合机容易出现夹料滑脱、固定困难的现象,工作台移动不便,进出料为人工,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使用的导热管压剪焊合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中部连接有焊合器,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轴上固定连接有半边齿轮,所述外壳的内壁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半边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外侧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所述半边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与传动齿啮合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与外壳活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底端设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齿轮的顶端设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底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二夹板底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三齿轮通过第一齿条与第一夹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通过第二齿条与第二夹板活动连接,所述外壳的顶端中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通过滑杆与滑槽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顶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带,所述外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上表面与外壳的底端活动连接,所述三角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端内侧活动连接有轮子。
优选的,所述半边齿轮与第二齿轮均位于外壳内部中间,呈等腰三角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三角板为等边三角形形状。
优选的,所述橡胶带材料为天然橡胶。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端通过中心窝钉与三角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架的顶端通过中心窝钉与安装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轮子有多个,多个所述轮子呈等边三角排列在三角板的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昕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昕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396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空顶落超大型重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电站水位自动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