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晶硅铸锭炉加热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138153.7 | 申请日: | 2021-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27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河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30B28/06 | 分类号: | C30B28/06;C30B29/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兆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1 | 代理人: | 汪洋 |
| 地址: | 235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晶 铸锭 加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晶硅铸锭炉加热结构,包括炉体,固定连接在炉体内壁底部的底座,安装在底座顶部的锅体,围绕在锅体表面的防护罩,环绕在防护罩外部的四周加热组件和顶部加热组件,设置在炉体内部的延伸管,吊装在延伸管底部的晶体,所述晶体的表面环绕有位于锅体内部的加热环,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拉动加热环升降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环绕设置在晶体外部的加热环对晶体进行进一步加热,提高锅体内部整体温度,而升降结构能够对加热环进行牵引,避免加热环与硅液接触,解决了现有的铸锭炉只具备从外部多面对坩埚进行加热的效果,无法进一步提高坩埚内部温度,严重影响了铸锭炉加热均匀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晶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晶硅铸锭炉加热结构。
背景技术
多晶硅一般是由单质硅融化凝固后形成,在单质硅融化过程中需要所用到铸锭炉对其进行加热,但是现有的铸锭炉只具备从外部多面对坩埚进行加热的效果,无法进一步提高坩埚内部温度,严重影响了铸锭炉的加热均匀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晶硅铸锭炉加热结构,具备提高锅内温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铸锭炉只具备从外部多面对坩埚进行加热的效果,无法进一步提高坩埚内部温度,严重影响了铸锭炉加热均匀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晶硅铸锭炉加热结构,包括炉体;
固定连接在炉体内壁底部的底座;
安装在底座顶部的锅体;
围绕在锅体表面的防护罩;
环绕在防护罩外部的四周加热组件和顶部加热组件;
设置在炉体内部的延伸管;
吊装在延伸管底部的晶体;
所述晶体的表面环绕有位于锅体内部的加热环,所述炉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拉动加热环升降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用于拉动加热环升降的结构是固定连接在加热环顶部两侧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贯穿至顶部加热组件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钢缆,所述钢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贯穿延伸管并与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底部与顶部加热组件的顶部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延伸管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外表面与钢缆的表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支撑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框,所述定位框套设在钢缆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加热环的表面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和连接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环绕设置在晶体外部的加热环对晶体进行进一步加热,提高锅体内部整体温度,而升降结构能够对加热环进行牵引,避免加热环与硅液接触,解决了现有的铸锭炉只具备从外部多面对坩埚进行加热的效果,无法进一步提高坩埚内部温度,严重影响了铸锭炉加热均匀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杆和钢缆,能够利用晶体向下吊装时产生的拉力对加热环进行牵引,节省额外设置驱动结构的操作步骤。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帽,能够对连接杆进行定位,避免连接杆出现移动过量的现象。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轮,能够对钢缆进行支撑,减少钢缆与延伸管在接触摩擦时产生的磨损。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框,能够对钢缆进行定位,避免钢缆与支撑轮脱离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381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重量传感式医用计数货架
- 下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新型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