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碰撞性能优化功能块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136057.9 | 申请日: | 2021-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01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 发明(设计)人: | 宁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B60L50/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杨仁波;金玺 |
| 地址: | 20170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碰撞 性能 优化 功能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碰撞性能优化功能块,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前轮胎、车身门槛、电池包边梁、电池包、前纵梁,实施例包括功能块本体,所述功能块本体安装在所述车身门槛上,且所述功能块本体位于前轮胎与所述车身门槛之间。能够起到提前戳破前轮胎的作用,并将前轮胎传过来的力传给电池包的铝合金框架分散到车身后部,从而减少碰撞时前轮胎直接挤压门槛,导致门槛压溃,轮胎挤压到电池包使电池包有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碰撞性能优化功能块。
背景技术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逐渐替代传统燃油车也是趋势所向,而当今的新能源汽车中又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流。与燃油车相比,纯电动汽车的单次续航里程低,补充能量时间长等缺点,使汽车厂家致力于研发长续航纯电动汽车,长续航电动汽车需要更大的电池包,超大的电池包不仅使汽车的重量增加不少,还因超大电池包侵占下车身车体结构使纯电动汽车目前没办法像传统汽车一样布置下车身结构的传力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碰撞性能优化功能块,其可以在电动汽车发生碰撞时减少轮胎直接挤压车身门槛的情况,分散轮胎传递的力。
一种电动汽车碰撞性能优化功能块,所述电动汽车包括前轮胎、车身门槛、电池包边梁、电池包、前纵梁,包括功能块本体,所述功能块本体安装在所述车身门槛上,且所述功能块本体位于前轮胎与所述车身门槛之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功能块本体通过螺栓与车身门槛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可方便拆卸和调整,便于后续维护,并且其连接稳固性佳。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功能块本体为L型功能块。L型功能块这一形状可分别与车身门槛底部面和门槛前端面进行连接,适应于电动汽车底部的结构尺寸需求。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功能块本体为铝合金功能块。铝合金铸件具有更好的结构强度,并且足够锋利可以快速戳破轮胎。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功能块本体与所述电池包边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的尺寸为5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汽车碰撞性能优化功能块安装在所述车身门槛上,且所述功能块本体位于前轮胎与所述车身门槛之间,能够起到提前戳破轮胎的作用,并将轮胎传过来的力传给电池包的铝合金框架分散到车身后部,从而减少碰撞时轮胎直接挤压门槛,导致门槛压溃,轮胎挤压到电池包使电池包有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碰撞性能优化功能块的安装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碰撞性能优化功能块的另一个安装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块本体的结构图。
图中,1、前轮胎;2、功能块本体;3、前纵梁;4、车身门槛;5、电池包边梁;6、电池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除特殊说明的之外,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可从市场购得。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36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连续电解的阴阳电板电解槽
- 下一篇:多功能磁吸双饮杯盖及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