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性聚酯弹性体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34519.3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96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国;吴志东;张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易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74 | 分类号: | B29B7/74;B29B7/94;B29K6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奇眸智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61 | 代理人: | 陈彩云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聚酯 弹性体 薄膜 生产 原料 混合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性聚酯弹性体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棒,所述箱体内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混合箱,所述箱体右端内壁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棒,所述水箱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本实用新型中,当原料从进料管进入第一混合箱后,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棒转动,进而带动第一搅拌叶转动,原料进入第二混合箱,第二电机转动带动第二搅拌棒转动,进而带动第二搅拌叶转动,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酯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聚酯弹性体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机构。
背景技术
聚酯薄膜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广泛用于玻璃钢行业、建材行业、印刷行业、医药卫生等领域,在聚酯薄膜的生产制备过程中,原料的混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常见的聚酯薄膜原料的混合机构采用的是搅拌混合,存在的缺点有以下两点,一是普通的原料混合搅拌机构多为单次搅拌,搅拌的效率不高,存在搅拌不充分的现象,导致原料无法充分混合,影响生产出来的聚酯薄膜的质量,二是原料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需要在搅拌机构里面流动,会存在水分丧失的现象,导致产品的质量达不到指定的要求,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性聚酯弹性体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性聚酯弹性体薄膜生产用原料混合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棒,所述箱体内壁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混合箱,所述第一混合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混合箱,所述箱体右端内壁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棒,所述箱体底端内壁的左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水管的底端,所述水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顶端均匀分布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搅拌棒垂直且贯穿第一混合箱的顶端,所述第一搅拌棒的外周均匀分布有第一搅拌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搅拌棒垂直且贯穿第二混合箱的右端,所述第二搅拌棒的外周均匀分布有第二搅拌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雾化喷头伸入第一混合箱。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混合箱的内壁下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混合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出料管的顶端,所述出料管垂直且贯穿箱体的底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底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易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鑫易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34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躺椅
- 下一篇:一种汽车压铸件自动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