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离子液协调处理与资源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29519.4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00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飘扬;范飞;梁琪;申勇;赵磊;张恩硕;高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100875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协调 处理 资源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废离子液协调处理与资源化系统,包括:一种废离子液协调处理与资源化系统,包括:废离子液供应装置;破解装置,与所述废离子液供应装置流体连通;中和絮凝装置,与废碱液供应装置流体相连通;置换装置,对流过所述中和絮凝装置所获得的分离液体进行置换,并且与相应的置换金属供应装置连通;第一硫酸化合物反应釜和第二硫酸化合物反应釜,所述第一硫酸化合物反应釜与所述中和絮凝装置相连通,所述第二硫酸化合物反应釜与所述置换装置流体连通;以及水解聚合装置,与所述第一硫酸化合物反应釜和所述第二硫酸化合物反应釜流体连通,使所述第一硫酸化合物反应釜和所述第二硫酸化合物反应釜中的产物进行水解聚合。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废离子液协调处理与资源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理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标准与法律法规对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理要求也越发严格。化工厂生产过程下来的报废氯化铝离子液、报废硫酸、报废碱液等一直存在处理难,处理费用高等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现有方案:
NaOH(氢氧化钠)中和处理装置
一种废离子液处理装置,包括废离子液罐、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清液罐和污油回收罐,所述废离子液罐的底部出料口通过管道经一阀门与一螺杆泵的进料口相连通,螺杆泵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一混合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混合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的进料口相连通,在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的底部一侧设有一出渣口,设于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底部另一侧的出液口通过管道与清液罐的顶部进料口相连通,清液罐的溢流管出口与污油回收罐的进料口相连通,清液罐的底部出料口通过管道经一清液循环泵后与混合器的进料口相连通,在清液罐的顶部设有一新鲜碱液进口和一排气口。
通过废离子液与NaOH溶液反应,对废离子液进行处理,使离子液中的成分生成容易处理的金属固渣进行回收利用,杜绝了废离子液大量贮存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但该处理工艺只对油体和金属固渣进行回收,对废离子液处理不彻底,且不够经济适用。对化工生产报废硫酸、报废碱液等无法协调处理,过于单一,费用较高,无适用于大规模化工生产。
因此,急需一种将废离子液、废硫酸、报废碱液协调处理和资源化系统。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解决以C4为原料催化烷基化生产烷基化油工艺过程中废氯化铝离子液与废碱液、废硫酸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由于废离子液具有高活性、高酸性以及高含油等特性。废离子液与废硫酸废碱液,通过不同的方式处理会导致资源的浪费,通过本发明不但将集中废离子液通过一套工艺协调处理,通过工艺设计,还可以产出可燃油、诸如铜、锡、铅等的金属、絮凝剂等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产物,并且符合国家环保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相应的标准。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条件下处理工艺简单,同时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
具体地,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离子液协调处理与资源化系统,包括:废离子液供应装置;破解装置,与所述废离子液供应装置流体连通;中和絮凝装置,将流过所述破解装置的液体进行中和、絮凝,并且与废碱液供应装置流体相连通;置换装置,对流过所述中和絮凝装置所获得的分离液体进行置换,并且与相应的置换金属供应装置连通;第一硫酸化合物反应釜和第二硫酸化合物反应釜,所述第一硫酸化合物反应釜与所述中和絮凝装置相连通并且使经过所述中和絮凝装置所获得的絮凝沉淀进行反应,所述第二硫酸化合物反应釜与所述置换装置流体连通,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硫酸化合物反应釜和所述第二硫酸化合物反应釜均与废硫酸供应装置流体连通;以及水解聚合装置,与所述第一硫酸化合物反应釜和所述第二硫酸化合物反应釜流体连通,使所述第一硫酸化合物反应釜和所述第二硫酸化合物反应釜中的产物进行水解聚合,其中,所述第一硫酸化合物反应釜和所述置换装置通过不同的管道与所述中和絮凝装置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和絮凝装置进一步通过含盐水回流系统与所述破解装置流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295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棕榈酸油的水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多孔结构的反应烧结碳化硅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