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过滤组件的塑料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22592.9 | 申请日: | 202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37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苏艳荣;郭伯辉;张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国友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D29/03;B01D29/64;B01D29/94;B01D35/1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过滤 组件 塑料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过滤组件的塑料管,包括:塑料管材,所述塑料管材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塑料管材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连接管的中段设置有过滤仓;转盘,其设置在所述过滤仓的一侧,所述转盘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螺栓杆,所述螺栓杆的末端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有清洁压板,且清洁压板设置在过滤仓内,所述过滤仓远离清洁压板的内侧设有压进槽,所述过滤仓背离转盘的一侧设置有污物收集瓶。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仓内设的滤网能实现清洁过滤的效果,避免塑料管材内出现堵塞的问题,同时通过滤网与清洁压板的贴合,能使伸缩运动的清洁压板对滤网端面进行清洁处理,以此提高滤网的清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过滤组件的塑料管。
背景技术
塑料管一般是以合成树脂,也就是聚酯为原料、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等,以塑的方法在制管机内经挤压加工而成。主要用作房屋建筑的自来水供水系统配管、排水、排气和排污卫生管、地下排水管系统、雨水管以及电线安装配套用的穿线管等。在非金属管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塑料管。塑料管种类很多,分为热塑性塑料管和热固性塑料管两大类。属于热塑性的有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聚丙烯管、聚甲醛管等;属于热固性的有酚塑料管等。
一般的塑料管在使用时易发生堵塞的问题,无法保证塑料管内的流通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过滤组件的塑料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过滤组件的塑料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塑料管在使用时易发生堵塞的问题,无法保证塑料管内的流通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过滤组件的塑料管,包括:
塑料管材,所述塑料管材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塑料管材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连接管的中段设置有过滤仓;
转盘,其设置在所述过滤仓的一侧,所述转盘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螺栓杆,所述螺栓杆的末端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有清洁压板,且清洁压板设置在过滤仓内,所述清洁压板的一侧设置有滤网,所述过滤仓远离清洁压板的内侧设有压进槽,所述过滤仓背离转盘的一侧设置有污物收集瓶。
优选的,所述塑料管材通过固定螺栓与连接管之间螺纹连接,且塑料管材通过连接管与过滤仓之间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清洁压板通过转盘、螺栓杆、轴承与过滤仓之间构成伸缩结构,所述转盘通过螺栓杆与过滤仓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进槽与清洁压板之间相互匹配,所述污物收集瓶通过压进槽与过滤仓相互连通,所述清洁压板的侧面与滤网之间相互贴合。
优选的,所述滤网的外侧设置有滤网框架,所述滤网框架的外侧设置有螺钉,所述滤网框架通过螺钉与过滤仓之间为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盘还设有:
第一分析管,其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一侧,所述第一分析管靠近过滤仓的一端设置有密封螺纹,所述第一分析管对应过滤仓上开设有连接螺栓孔,所述过滤仓背离第一分析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分析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析管通过密封螺纹、连接螺栓孔与过滤仓螺纹连接,且第一分析管与过滤仓相互连通,所述第一分析管与第二分析管均为透明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塑料管材之间可以通过过滤仓进行螺纹连接,如此能提高连接装配的便捷性,并且通过过滤仓内设的滤网能实现清洁过滤的效果,避免塑料管材内出现堵塞的问题,同时通过滤网与清洁压板的贴合,能使伸缩运动的清洁压板对滤网端面进行清洁处理,以此提高滤网的清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国友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国友管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225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渗滤液初步处理装置
- 下一篇:信号采集板卡及自动化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