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拆线剪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21844.6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9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融创汇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慧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9 | 代理人: | 王乾旭;赵红凯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拆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线剪,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剪柄;沿着从前到后的方向,剪柄依次具有头部、连接部和握持部,两个剪柄在连接部交叉并在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握持部背离另一剪柄握持部的表面为用于与施力对象接触的受力面;所述头部朝向另一剪柄头部的内侧设有刃部;所述头部的前端为弧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拆线剪更方便操作,且不会扎破皮肤,可靠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拆线剪。
背景技术
拆线剪是外科手术中不可或缺的医疗工具,用于对缝合线进行拆剪。传统的拆线剪主要包括呈X形交叉的剪柄,剪柄的后端设有指环,前端为尖状。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用拇指和中指(或食指)分别穿过一个指环,将拆线剪其中一个剪柄的前端贴着人体皮肤移动,从缝合线与皮肤之间的间隙穿过,将缝合线稍挑起一点,然后通过手指收合使两个剪柄的前端将缝合线剪断。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由于缝合线非常细,而且与皮肤之间的间隙很小,医护人员必须小心翼翼地手持拆线剪进行操作,导致操作时间较长,而且对环境光线要求非常高,也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和较高的手指灵活性。另外,拆线剪的尖端很容易扎破皮肤,造成伤口感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拆线剪。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拆线剪,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剪柄;
沿着从前到后的方向,剪柄依次具有头部、连接部和握持部,两个剪柄在连接部交叉并在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握持部背离另一剪柄握持部的表面为用于与施力对象接触的受力面;
所述头部朝向另一剪柄头部的内侧设有刃部;所述头部的前端为弧面。
如上所述的拆线剪,所述连接部设有转动平面;转动平面设有销孔;两个剪柄的转动平面相对贴合,两个剪柄通过穿过销孔的紧固件连接。
如上所述的拆线剪,所述握持部为长条形片状;两个剪柄沿握持部的厚度方向靠近或远离。
如上所述的拆线剪,所述剪柄还包括:弹力部,设置于握持部的后端;所述弹力部在两个剪柄的握持部靠近时产生变形蓄积弹性势能。
如上所述的拆线剪,所述弹力部呈长条形片状,其前端连接至握持部,后端与另一剪柄的弹力部抵接;两个剪柄弹力部的中部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拱起呈弧形。
如上所述的拆线剪,其中一个剪柄弹力部的后端设有抵接孔;另一个剪柄弹力部的后端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插设并限位于抵接孔内。
如上所述的拆线剪,所述握持部的厚度大于弹力部的厚度。
如上所述的拆线剪,所述握持部的受力面设有凹槽;或,
所述握持部设有贯穿其厚度的通孔。
如上所述的拆线剪,其中一个剪柄的握持部内表面设有止挡凸起,所述止挡凸起沿垂直于握持部内表面的方向延伸。
如上所述的拆线剪,所述剪柄头部的前端具有弯头部,所述弯头部的延伸方向与剪柄头部的后端呈预设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相对设置的两个剪柄;沿着从前到后的方向,剪柄依次具有头部、连接部和握持部,两个剪柄在连接部交叉并在连接部转动连接;握持部背离另一剪柄握持部的表面为用于与施力对象接触的受力面;头部朝向另一剪柄头部的内侧设有刃部,且头部的前端为弧面,使两个剪柄垂直于皮肤进行操作,两个剪柄的头部位于缝合线的两侧将其剪断,方便快捷,还避免了在拆线过程扎破伤口造成感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融创汇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融创汇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218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液两相流量计量装置
- 下一篇:追踪装置及轨道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