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AOD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发电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118259.0 | 申请日: | 2021-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29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周信永;李平;孔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玉林广润余热发电有限公司;宁德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阳江广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K13/00 | 分类号: | F01K13/00;F01K27/00;F01K17/00;F01D15/1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徐勋夫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道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aod 烟气 余热 综合利用 发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AOD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发电系统,包括AOD炉及发电机组;AOD炉的输出端连接有汽化烟道,汽化烟道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汽包,第一汽包的输出端连接有余热锅炉,余热锅炉连接有第二汽包,第二汽包的输出端连接有蓄热器,蓄热器的输出端连接发电机组,汽化烟道的输出端连接有对流受热面装置,给水经第一汽包进入对流受热面装置,对流受热面装置的输出端依次连接有布袋式除尘器、引风机、烟囱,烟囱上设有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借此,其能增加了整体的蒸汽量,提高了对AOD炉排出的烟气余热进行利用的效率,达到余热综合利用的效果,以及,能检测待排放的烟气是否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金行业节能环保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AOD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也是高耗能、高污染工业。钢铁行业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在当今社会能源紧缺的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所以降低能源消耗及减少环境污染是钢铁行业发展的方向。能耗低且环境污染小的生产工艺不但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增加社会效益,为钢铁企业在竞争中占有先机。钢铁行业节能潜力巨大。为此,国内、外大型企业纷纷改进技术,利用AOD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等开展节能降耗和能源综合利用。AOD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将烟气的余热资源充分回收,使之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蒸汽,兼顾节能和环保两重功用。但是现有的AOD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存在烟气的余热利用率较低,造成烟气余热资源的浪费,以及,无法检测待排放的烟气是否达到排放标准。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AOD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发电系统,其能增加了整体的蒸汽量,利用汽化烟道和对流受热面装置所产生的蒸汽共同进行发电,提高了蒸汽的产汽量和发电量,进而提高了对AOD炉排出的烟气余热进行利用的效率,达到余热综合利用的效果,以及,能检测待排放的烟气是否达到排放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AOD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发电系统,包括AOD炉及发电机组;
该AOD炉的输出端连接有汽化烟道,该汽化烟道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汽包,该第一汽包的输出端连接有余热锅炉,该余热锅炉连接有第二汽包,该第二汽包的输出端连接有蓄热器,该蓄热器的输出端连接发电机组,该第一汽包的输入端连接有提供给水的管道,该管道的输入端连接发电机组,该汽化烟道的输出端连接有对流受热面装置,该对流受热面装置用于将给水加热为蒸汽后送入第一汽包,该给水经第一汽包进入对流受热面装置,该对流受热面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布袋式除尘器,该布袋式除尘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引风机,该引风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烟囱,该烟囱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待排放的烟气是否达到排放标准的烟气在线监测系统。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电机组的输出端与第一汽包的给水输入端之间依次连接有凝汽器、凝结水泵、除氧器、给水泵,所述凝汽器的一个出口连接有冷却塔,所述冷却塔经过循环水泵连接凝汽器的一个进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电机组包括汽轮机和连接于汽轮机的发电机,所述蓄热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汽轮机,所述汽轮机的输出端连接于凝汽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汽轮机为凝汽式汽轮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电机为静止励磁发电机,所述静止励磁发电机连接有变电所。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蓄热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烟囱的烟囱口形成废气排放口,所述废气排放口连接有排放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放管的出气口朝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玉林广润余热发电有限公司;宁德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阳江广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玉林广润余热发电有限公司;宁德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阳江广润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182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