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防排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118072.0 | 申请日: | 2021-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18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贾润枝;周岐文;吴波;闫骁恺;刘聪;闫鹏;张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D11/10;E21F16/02;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瑞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02 | 代理人: | 郭红梅 |
| 地址: | 2501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排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防排水结构,包括:防水系统和排水系统,防水系统从外层的卵石层向内,依次包括:初期支护层、防水层和二次衬砌层;排水系统包括环纵向盲管和隧道底部排水结构,环纵向盲管与隧道底部排水结构连通;初期支护层包括:钢筋网层、型钢钢架层和喷射混凝土层,钢筋网层、型钢钢架层和喷射混凝土层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环纵向盲管设置于初期支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初期支护层穿设有排水锚杆和注浆锚杆,排水锚杆和注浆锚杆的顶部均位于卵石层,排水锚杆和注浆锚杆的底部均与环纵向盲管接触,通过排水锚杆与注浆锚杆进行排水及加固以及“三层联合”防水层,提高卵石层隧道防排水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防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防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数量的不断增加,为保证隧道安全稳定的运营环境,隧道防排水技术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直接影响到隧道的运营环境以及运营成本。隧道防排水结构的合理性与周围地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关系密切,隧道防排水应遵循“‘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保证隧道结构物和运营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达到防水可靠、排水通畅、经济合理的目的。卵石层相较于一般地层,地层性质特殊,在隧道施工中更容易出现较大的地层变形,造成地面沉降,严重时发生大面积坍塌,因其结构松散、透水性强的特点,在隧道防排水结构设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目前,特殊地质卵石层隧道还只是沿用普通的防排水结构,且有关卵石层隧道的工程经验及相关规范标准也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为卵石层具有结构松散,孔隙率大,没有粘结性,自稳能力差、透水性强等特征,而采用普通的防排水结构不能有效防水,难以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防排水结构,以解决卵石层结构性差、透水性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隧道防排水结构,包括:防水系统和排水系统,防水系统从外层的卵石层向内,依次包括:初期支护层、防水层和二次衬砌层;排水系统包括环纵向盲管和隧道底部排水结构,环纵向盲管与隧道底部排水结构连通;初期支护层包括:钢筋网层、型钢钢架层和喷射混凝土层,钢筋网层、型钢钢架层和喷射混凝土层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环纵向盲管设置于初期支护层和防水层之间;初期支护层穿设有排水锚杆和注浆锚杆,排水锚杆和注浆锚杆的顶部均位于卵石层,排水锚杆和注浆锚杆的底部均与环纵向盲管接触。
优选地,排水锚杆和注浆锚杆的数量均为多个。
优选地,防水层包括:防水混凝土层、涂料防水层和卷材防水层,防水混凝土层、涂料防水层和卷材防水层由上至下依次排列;卷材防水层包括土工布和复合防水板,土工布设置于涂料防水层的内侧,复合防水板设置于土工布的内侧。
优选地,土工布利用热熔衬垫设置于涂料防水层的内侧。
优选地,复合防水板利用射钉设置于土工布的内侧。
优选地,防水层与二次衬砌层之间的接缝处设置排水止水带。
优选地,隧道底部排水结构包括:设置于隧道的仰拱处的中心排水沟,以及设置于隧道的底部两侧的拱脚排水沟;拱脚排水沟和中心排水沟沿隧道的纵向方向延伸;拱脚排水沟分别与环纵向盲管、中心排水沟连通。
优选地,拱脚排水沟通过第一横向泄水管与环纵向盲管连通;拱脚排水沟通过第二横向泄水管与中心排水沟连通。
优选地,第一横向泄水管和第二横向泄水管均向下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18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