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蓄电池用管式极板自动灌粉生产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111899.9 | 申请日: | 2021-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28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王陈;袁小军;姚茂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马蓄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6 | 分类号: | H01M4/16;H01M4/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言成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14 | 代理人: | 刘袁君 |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用管式 极板 自动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用管式极板自动灌粉生产线,包括若干个灌粉机、转运输送机和定位推料机构,若干个灌粉机并排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转运输送机的一侧连通,多个定位推料机构安装在转运输送机的另一侧,且每个定位推料机构分别与每个灌粉机的进料端一一对应,灌粉机、转运输送机和定位推料机构均PLC控制器连接;定位推料机构包括第一定位传感器、第一气缸、推板和承重板,承重板水平安装在转运输送机的侧面,第一气缸水平安装在承重板上,推板安装在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上且朝向灌粉机的进料端设置,第一定位传感器安装在转运输送机的侧面。该管式极板自动灌粉生产线充分利用了灌粉等待时间,提高工人工作效率,极大减少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蓄电池用管式极板自动灌粉生产线。
背景技术
在管式蓄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配置好的含铅质混合粉料灌进一定规格的(如φ5mm ×长150mm×宽150mm)的排管中。以前采用人工方式灌粉非常困难,目前采用灌粉设备替代人工。
在现有技术中,国内外灌粉设备基本采用的是振动式灌入法,工作效率低下;而且粉尘污染很大,员工就近操作,等待振粉过程的时间较长,吸入铅粉过多,血铅普遍超标。铅粉在下落过程中,落在管式极板管面上的铅粉铺布不均匀,管式极板中间部分灌入粉量多,两边少。在振粉过程中,操作工需要等待,以及灌粉结束后操作工为了抓紧时间取板,探头进入灌粉机内,期间会吸入大量铅灰,导致血铅超标。当产量需求过多时,单机生产量少,要求一个员工至少操作两台灌粉设备时,需要来回操控设备以及上料卸料,板栅托盘与设备有一定距离,板栅灌满粉后很重,操作工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铅蓄电池用管式极板自动灌粉生产线,以解决管式极板灌粉过程中,操作工劳动强度大,管面上的铅粉铺布不均匀,以及员工就近操作,铅粉吸入过多,血铅普遍超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铅蓄电池用管式极板自动灌粉生产线,包括若干个灌粉机、转运输送机和定位推料机构,若干个所述灌粉机并排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转运输送机的一侧连通,多个所述定位推料机构安装在所述转运输送机的另一侧,且每个所述定位推料机构分别与每个所述灌粉机的进料端一一对应,所述灌粉机、转运输送机和定位推料机构均PLC控制器连接;其中,
所述定位推料机构包括第一定位传感器、第一气缸、推板和承重板,所述承重板水平安装在所述转运输送机的侧面,所述第一气缸水平安装在所述承重板上,所述推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上且朝向所述灌粉机的进料端设置,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转运输送机的侧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两个所述转运输送机的进料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上料输送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转运输送机和上料输送机与每个所述灌粉机均形成回路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灌粉机包括链式输送机、灌粉箱、粉斗、承载板、振动件和电磁铁,所述链式输送机水平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链式输送机交贯的所述灌粉箱,所述灌粉箱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粉斗,所述灌粉箱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链式输送机相配合的所述承载板,所述振动件和所述电磁铁安装在所述承载板的下表面,所述灌粉箱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定位传感器,所述第二定位传感器的感应端朝向所述承载板上铁盒的侧面设置,所述链式输送机、所述振动件、所述电磁铁和所述定位传感器均与所述PLC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灌粉箱两侧的开口上竖直设置且滑动安装有密封门,所述灌粉箱的上表面竖直设置有两个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所述灌粉箱分别与所述密封门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承载板与所述灌粉箱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余粉通道,所述承载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挡板围成且用于密封所述振动件和所述电磁铁的防尘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马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马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118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