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雾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08235.7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16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英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44;A24F40/4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袁敏怡 |
地址: | 341412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雾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包括金属管、导油棉、发热片和底座,金属管的底部与底座连接,金属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导油棉设置于金属管内,导油棉的外侧向外凸出形成伸出部,伸出部通过缺口伸出金属管的外部,发热片与导油棉连接,发热片设置有导电引脚,底座上开设有引脚孔以及导气孔,导电引脚穿设于引脚孔。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通过缺口卡住导油棉的伸出部,导油棉可通过缺口从外部吸油,发热片通过导电引脚连接外部电源,发热片发热,加热导油棉中的烟油形成烟雾,空气从导气孔进入并带走发热片雾化出的烟雾,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导油效果好、发热效率高并且形成的烟雾量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装置是一种通过加热元器件将其旁边的液体挥发,从而形成烟雾供人吸的设备。
现有的雾化装置结构复杂,容易导致雾化装置内部的发热件发热效率不高,要么发热不均匀,要么雾化面积小,进而导致了雾化装置的烟雾量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结构稳定、导油效果好、发热效率高并且形成的烟雾量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雾化装置,包括金属管、导油棉、发热片和底座,所述金属管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金属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缺口,所述导油棉设置于所述金属管内,所述导油棉的外侧向外凸出形成伸出部,所述伸出部通过所述缺口伸出金属管的外部,所述发热片与所述导油棉连接,所述发热片设置有导电引脚,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引脚孔以及导气孔,所述导电引脚穿设于所述引脚孔。
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内柱体以及外柱体,所述外柱体套设于所述内柱体的外侧,所述外柱体的底部与所述内柱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内柱体的外壁与所述外柱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凹槽,所述金属管的底部与所述凹槽卡接,所述内柱体的外壁与所述外柱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连接块,所述缺口贯通金属管的底部,所述缺口的两侧内壁与所述连接块的两侧抵接,所述导油棉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块的顶部抵接。
其中,所述内柱体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外柱体的上表面,所述内柱体不与所述导油棉接触。
其中,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向上延伸出所述外柱体的顶部。
其中,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缺口的两侧内壁分别与两侧的限位槽的内壁抵接。
其中,所述引脚孔以及所述导气孔均设置于内柱体上。
其中,所述引脚孔位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导气孔之间。
其中,所述引脚孔的底部设置有由引脚孔内侧向引脚孔底部逐渐扩大的凹口。
其中,所述金属管的顶部设置有导气管。
其中,所述缺口设置有两个,所述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管的两侧。
其中,所述导油棉的两侧外部均向外凸出形成所述伸出部,所述伸出部一一通过所述缺口伸出金属管的外部。
其中,所述金属管上开设有导油孔,所述导油孔位于所述导油棉的外侧。
其中,所述底座的底部凹设有阶梯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底座固定金属管以及发热片,使得整体结构稳定,通过缺口卡住导油棉的伸出部,导油棉可通过缺口从外部吸油,发热片通过导电引脚连接外部电源,发热片发热,加热导油棉中的烟油形成烟雾,空气从导气孔进入并带走发热片雾化出的烟雾,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导油效果好、发热效率高并且形成的烟雾量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英,未经刘海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082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