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通风隔热的箱体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06148.8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12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峰;孙兆伟;刘金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赣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28;H02B1/46;H02B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魏云灿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通风 隔热 箱体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通风隔热的箱体,属于配电箱技术领域。该具有通风隔热的箱体包括散热机构和排风机构,水箱埋于土壤中,水泵固定于水箱底壁,出水管一端连通于水泵出水端,外箱体位于箱体外侧,且外箱体内壁与箱体外壁构成一腔体,出水管另一端贯穿水箱侧壁穿过土壤并连通于外箱体一侧底侧壁,外箱体另一侧上方与回水管顶端连通,回水管底端穿过土壤贯穿水箱侧壁并延伸至水箱内。括排风扇、排风扇安装固定于通风口内部,排风挡板上端活动连接于通风口外侧,进气管一端与空气连通,进气管另一端贯穿水箱侧壁延伸至水箱内部。散热机构通过水循环降低配电箱主体内部温度,散热机构将配电箱主体内的热空气排出箱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配电箱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通风隔热的箱体。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电气装备,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
目前当配电箱在室外运行,它不但受到阳光的直接照射产生高温,同时运行中自身也会产生热量,所以在盛夏高温季节,箱体内的温度将会达到60℃以上,这时的温度大大超过了这些电子元件规定的环境温度。而过高的温度会影响电子元件的工作效率和寿命,若不对配电箱进行散热处理,会对电子元件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申请提供了具有通风隔热的箱体,旨在改善夏天配电箱内温度过高,影响电子元件工作和使用寿命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具有通风隔热的箱体,包括配电箱主体和散热机构以及排风机构。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配电箱主体用于电子元件的放置,散热机构通过水循环降低配电箱主体内部温度,散热机构将配电箱主体内的热空气排出箱体。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配电箱主体包括箱体和箱门以及底板,箱体固定连接于底板上表面,箱门设置有两个,两个箱门与箱体活动连接,箱体两侧面开设有通风口。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箱体通过焊接固定于底板。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散热机构包括水箱、水泵、出水管、外箱体和回水管,水箱埋于土壤中,水泵固定于水箱底壁,出水管一端连通于水泵出水端,外箱体位于箱体外侧,且外箱体内壁与箱体外壁构成一腔体,出水管另一端贯穿水箱侧壁穿过土壤并连通于外箱体一侧底侧壁,外箱体另一侧上方与回水管顶端连通,回水管底端穿过土壤贯穿水箱侧壁并延伸至水箱内。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散热机构采用水循环原理,水箱里的水经水泵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进入外箱体,当外箱体水位过高时,外箱体内的水经过一侧回水管回流到水箱内,继续经水泵输出。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排风机构包括排风扇、排风挡板和进气管,排风扇安装固定于通风口内部,排风挡板上端活动连接于通风口外侧,进气管一端与空气连通,进气管另一端贯穿水箱侧壁延伸至水箱内部,且进气管同时贯穿水箱上方和底板并延伸至箱体内部。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排风挡板上端通过合页铰链连接于通风口外侧,启动排风扇,排风扇排出箱体内部空气,排风挡板在排风扇的作用下自动弹起,排风扇排出箱体内空气,箱体内部气压减小,这时进气管进入空气,且进气管贯穿水箱内部,空气温度会下降,进气管出气端排出降温后的空气进入箱体内部,以实现箱体内部降温。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两个箱门分别与箱体通过合页铰链实现活动连接,两个箱门设置有对称的锁扣,且两个箱门上设置有对称的把手。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散热机构还包括温控开关,温控开关固定于箱体顶壁下表面,且温控开关与排风扇和水泵电性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温控开关温度设置为需要温度值,当箱体内温度超过设定温度值时,排风扇和水泵自动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赣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赣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061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