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隔离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02801.3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07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喜道;李二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利石集团(石家庄)泵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29/10;F04D29/08;F04D29/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隔离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隔离密封结构,包括蜗壳和电机,所述蜗壳顶端安装有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顶端安装有上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顶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依次贯穿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并延伸至蜗壳内部,位于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的电机轴上安装有机械密封结构;所述下连接件上安装有用于密封的隔板,所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和隔板之间形成有中间腔体,中间腔体内填充有机油,所述蜗壳、下连接件和隔板之间形成有下腔体。本实用新型,在泵入水时,该下腔体的空气被密封在下腔体内,使得污水与机械密封下端面不产生接触,避免污水中固体颗粒进入机械密封摩擦面,从而提高潜污泵密封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污泵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体隔离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潜污泵电机为干式结构,在泵与电机间加装双端面机械密封,泵与电机之间为油隔离腔。见图2,机械密封下端面下侧与泵输送的介质即污水接触,机械密封上端面上侧为空气,中间为油隔离腔。机械密封下端面下侧与泵输送的介质即污水接触,污水处的压力高于中间油隔离腔的压力,机械密封下端面处于污水润滑状态,由于污水中含有较多的固体颗粒,机械密封下端面很快失效泄漏,污水进入油隔离腔,机械密封上端面也会随之失效泄漏,使污水进入电机腔内,造成潜污泵整机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隔离密封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隔离密封结构,包括蜗壳和电机,所述蜗壳顶端安装有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顶端安装有上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顶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依次贯穿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并延伸至蜗壳内部,位于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的电机轴上安装有机械密封结构;所述下连接件上安装有用于密封的隔板,所述上连接件、下连接件和隔板之间形成有中间腔体,中间腔体内填充有机油,所述蜗壳、下连接件和隔板之间形成有下腔体,下腔体内为空气,所述电机和上连接件之间形成有上腔体,上腔体内为空气。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件上开设有注油口。
优选的,所述下连接件和蜗壳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电机和上连接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机械密封结构包括机械密封上端面和机械密封下端面,机械密封上端面位于上连接件处,机械密封下端面位于下连接件处。
优选的,所述隔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下连接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泵与中间腔体之间设计一个下腔体,在泵入水时,该下腔体的空气被密封在下腔体内,使得污水与机械密封下端面不产生接触,避免污水中固体颗粒进入机械密封摩擦面,从而提高潜污泵密封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蜗壳;2、下连接件;3、机械密封结构;4、上连接件;5、电机;6、上腔体;7、中间腔体;8、下腔体;9、隔板;10、电机轴;31、机械密封上端面;32、机械密封下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利石集团(石家庄)泵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利石集团(石家庄)泵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02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