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材浸润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01830.8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05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然;赵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百味堂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州市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材 浸润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中药材浸润机构,包括筒体结构,所述筒体结构内具有用于传送中药材的传输机构,中药材在所述筒体结构内通过所述传输机构自上而下移动;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多个传送带单元,多个所述传送带单元自上而下依次排列在筒体结构的内部,并且位于前级的传送带单元的输出端与位于后级的传送带单元的输入端相适配,使得中药材从位于前级的传送带单元的输出端落入位于后级的传送带单元的输入端;所述传送带单元分别通过一对支撑杆连接于筒体结构的内壁,一对所述支撑杆之间还连接有罩体,所述罩体上设有喷头,并且所述喷头通过输入水管及水泵与水源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浸润效果,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加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中药材浸润机构。
背景技术
加工生产中药材的过程中,浸润药材是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目前,采用传统的浸润方法主要是将药材和水放在一起,盛放在密闭的器皿内进行浸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将水漫过药材进行浸泡,但是其并没有达到浸润的效果,反而用水量大,其浸泡的时间长短无法掌握,无法满足需要的浸润效果和浸润质量,造成费水费时,浸润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材浸润机构,该机构能够提高浸润效果,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药材浸润机构,包括筒体结构,所述筒体结构内具有用于传送中药材的传输机构,中药材在所述筒体结构内通过所述传输机构自上而下移动;
所述传输机构包括多个传送带单元,多个所述传送带单元自上而下依次排列在筒体结构的内部,并且位于前级的传送带单元的输出端与位于后级的传送带单元的输入端相适配,使得中药材从位于前级的传送带单元的输出端落入位于后级的传送带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传送带单元分别通过一对支撑杆连接于筒体结构的内壁,一对所述支撑杆之间还连接有罩体,所述罩体上设有喷头,并且所述喷头通过输入水管及水泵与水源连接。
可选的,所述输入水管包括第一水管、三通管、第二水管以及第三水管,其中,所述第三水管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内部,所述第二水管安装在所述筒体结构的内壁中,所述第三水管与第二水管连接;
所述第二水管通过三通管与所述第一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水管通过抱箍固定在所述筒体结构的外壁上,并且所述第一水管的末端连接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水源的液面下方。
可选的,所述罩体内设有多个腔体结构,所述喷头与所述腔体结构连通;
所述腔体结构与所述第三水管之间通过第四水管连接。
可选的,所述罩体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第四水管对接的凹槽。
可选的,所述罩体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
可选的,所述筒体结构的下方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底板呈网状结构。
可选的,所述收集箱为抽屉式收集箱。
可选的,所述收集箱的下方设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具有加水口以及出水口。
可选的,所述水源位于集水箱内。
可选的,所述筒体结构的外部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传输机构的驱动单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浸润中药材时,中药材能够在筒体结构内随着传输机构,一边运输一边进行浸润的操作,使得中药材在运输的全部过程都在处于浸润的步骤当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传输机构在传输中药材时,能够有效的防止中药材堆叠在一起,因而能够使每个中药材均能够得到浸润,从而提高了浸润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入水管的分布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百味堂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百味堂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018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