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磨系统及其驱动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100765.7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5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谢磊;赵承;孔令娟;黄飞虎;刘梦钦;郭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鸿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7 | 分类号: | A61B17/3207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辉燃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及其 驱动 手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磨系统及其驱动手柄,驱动手柄包括手柄壳体、驱动组件和伸缩导向件,驱动组件设置于手柄壳体内,且能够沿旋磨导丝移动,伸缩导向件沿手柄壳体的导丝腔设置,并形成有第一引导通道,驱动轴和旋磨导丝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一引导通道,第一伸缩导向件的远端与手柄壳体相连接,伸缩导向件与驱动组件联动连接,当驱动组件连同驱动轴沿旋磨导丝移动时,伸缩导向件于手柄壳体内伸缩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旋磨系统及其驱动手柄,利用伸缩导向件的第一引导通道对穿设于其内的驱动轴和旋磨导丝起到径向支撑且轴向引导的作用,从而无需配置大型操作平台来维持诸如旋磨导丝或旋磨导管等结构的轴向移动导向,以提升驱动手柄操作轻便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入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磨系统及其驱动手柄。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下肢动脉中,以在动脉内膜形成纤维脂质斑块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为特征,主要分布在股腘、膝下动脉内膜中,由于病变的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阻塞,引起如下肢缺血、坏疽等病症,如不及时治疗常常会导致跛行甚至截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根据斑块的质地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目前在医学实践中,通常对于严重钙化病变采用动脉粥样硬化切除装置进行预处理。采用动脉粥样硬化切除装置进行处理的原理是通过轨道旋磨装置在血管病变处高速旋转磨削,祛除钙化或纤维化的动脉硬化斑块,开通斑块堵塞的血管,获得较为光滑的血管内腔增益,方便后续药物球囊和支架的置入。在对血管内膜开口处、分叉处的狭窄病变,以及成角度、偏心、长节段、点状的狭窄病变行介入治疗时,外周动脉斑块轨道旋磨术已成为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祛除粥样硬化斑块的手段。
目前的外周轨道旋磨导管系统主要包括控制主机、驱动手柄、驱动轴和旋磨头,控制主机控制驱动手柄中的驱动组件带动驱动轴高速旋转,前后移动驱动组件,使得连接在驱动轴的远端的旋磨头对磨削祛除病变,将斑块或钙化病变消融成细小微利粒(小于红细胞直径)。采用外周动脉轨道旋磨术进行治疗,能够适用于严重钙化的病变,先用轨道旋磨术对病变进行预处理,做好管腔准备,再置入药物球囊或支架,提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但是,目前的驱动手柄为了适应对其内部的驱动组件轴向移动行程的导向需要,驱动手柄的整体结构笨重,需要配置的操作平台较大,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驱动手柄以及包括该驱动手柄的旋磨系统,以解决操作不便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手柄,包括:
手柄壳体,具有导丝腔,所述导丝腔贯穿所述手柄壳体的近端和远端,并用于供旋磨导丝穿过;
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手柄壳体内,且能够沿所述旋磨导丝移动,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使驱动轴绕所述旋磨导丝转动,所述驱动轴套设于所述旋磨导丝;
第一伸缩导向件,沿所述导丝腔设置,并形成有第一引导通道,所述驱动轴和所述旋磨导丝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引导通道,所述第一伸缩导向件的远端与所述手柄壳体相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导向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联动连接,当所述驱动组件连同所述驱动轴沿所述旋磨导丝移动时,所述第一伸缩导向件于所述手柄壳体内伸缩运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磨系统,包括上述的驱动手柄,以及旋磨导丝和旋磨导管,所述旋磨导丝穿设于所述导丝腔且所述旋磨导丝的近端伸出所述导丝腔的近端,所述旋磨导管套设于所述旋磨导丝,且所述旋磨导管的近端与所述驱动轴的远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旋磨系统及其驱动手柄,驱动手柄包括手柄壳体、驱动组件和第一伸缩导向件,第一伸缩导向件与驱动组件联动连接,当驱动组件连同驱动轴沿旋磨导丝移动时,第一伸缩导向件于手柄壳体内伸缩运动,从而不会干涉驱动组件沿旋磨导丝的移动,满足驱动组件带着旋磨导管沿旋磨导丝运动足够的行程的需要,由于第一伸缩导向件的第一引导通道可以对穿设于其内的驱动轴及旋磨导丝等结构起到径向支撑且轴向引导的作用,从而无需配置大型操作平台来维持诸如旋磨导丝或旋磨导管等结构的轴向移动导向,以提升驱动手柄操作轻便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鸿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鸿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1007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人机的非接触式验电报警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横接头电镀翻转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