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定转子冲压模具自动换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92446.6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57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陈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明运刚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14 | 分类号: | B21D43/14;B21D37/18;H02K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转子 冲压 模具 自动 换向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向机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机定转子冲压模具自动换向机构,所述支撑换向转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部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且换向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支撑板位于限位槽的表面,所述换向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挡板,所述支撑换向转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卡杆,所述挡板的侧表面开设有两个卡槽,且卡杆位于其中一个卡槽内,所述支撑换向转板和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支撑组件;便于挡板转动时通过卡杆进行限位,从而便于转子压片叠放时进行转动,使得旋转后的压片克服物料单侧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增加了转子压片叠放后均匀程度,同时支撑换向转板和支撑板之间设置的支撑组件,增加了对支撑板进行支撑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向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定转子冲压模具自动换向机构。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也是电机中的旋转部件。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电机转子分为电动机转子和发电机转子。电机转子常采用硅钢片叠加后采用冲压技术进行整合。传统的电机转子冲压时,由于硅钢片原材料往往不是均一厚薄的,而定转子冲压件是直接、连续的进料,再堆叠,容易导致定转子块一侧厚一侧薄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定转子冲压模具自动换向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定转子冲压模具自动换向机构,包括支撑换向转板,以及安装在支撑换向转板下表面的换向电机,所述支撑换向转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部的下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且换向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在支撑板位于限位槽的表面,所述换向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挡板,所述支撑换向转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卡杆,所述挡板的侧表面开设有两个卡槽,且卡杆位于其中一个卡槽内,所述支撑换向转板和支撑板之间还设置有支撑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转子冲压模具自动换向机构优选技术方案,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下表面焊接的外护环,以及安装在支撑换向转板和外护环之间的轴承,开设在支撑换向转板上表面以及支撑板下表面的油封槽,安装在油封槽内部的钢珠,安装在支撑换向转板上表面以及支撑板下表面槽内的密封胶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转子冲压模具自动换向机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换向转板为圆台状,且支撑换向转板外表面倾斜角为75度,且轴承的内表面与支撑换向转板的外表面贴合,所述轴承的内外表面平行,且外护环的内表面与轴承的外表面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转子冲压模具自动换向机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封槽内部放置的钢珠设置有两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定转子冲压模具自动换向机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侧表面开设的两个卡槽位于直径的两端,且两个卡槽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支撑换向转板上表面设置的支撑板,同时换向电机输出轴固定在支撑板位于限位槽的表面,便于支撑板在支撑换向转板的上表面进行转动,同时换向电机输出轴表面固定的挡板,同时支撑换向转板上表面固定有卡杆,以及挡板侧表面开设的卡槽,便于挡板转动时通过卡杆进行限位,从而便于转子压片叠放时进行转动,使得旋转后的压片克服物料单侧不均匀的问题,从而增加了转子压片叠放后均匀程度,同时支撑换向转板和支撑板之间设置的支撑组件,增加了对支撑板进行支撑的稳定性。
2、通过由外护环、轴承、油封槽和钢珠组成的支撑组件,同时外护环焊接在支撑板的下表面,同时轴承安装在支撑换向转板和外护环之间,且支撑换向转板为侧表面75度的圆台状结构,且支撑换向转板的外表面与轴承的内表面贴合,轴承的外表面与外护环的内表面贴合,从而便于对支撑换向转板进行限位,同时支撑换向转板上表面以及支撑板下表面开设油封槽内安装的钢珠,同时支撑换向转板上表面以及支撑板下表面开设槽内安装的密封胶环,便于油封槽内注入润滑油后通过密封胶环紧密密封,从而便于润滑油对钢珠进行润滑,降低支撑板在支撑换向转板上表面转动的摩擦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明运刚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明运刚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92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丙烯腈无染纤维面料生产用稳定裁切设备
- 下一篇:一种半挂车侧边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