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发光碗汽车LED灯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91191.1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81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祝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派道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32 | 分类号: | F21S41/32;F21S43/31;F21S45/43;F21S45/47;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凯伟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27 | 代理人: | 周后俊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发光 汽车 led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组合式发光碗汽车LED灯,包括散热灯体,上半部形成有发光碗,发光碗沿散热灯体的端面向内凹陷;LED灯卡座,设置于散热灯体的下半部;散热后盖,从散热灯体的底部延伸,周缘设置有散热齿;其中,散热灯体、LED灯卡座和散热后盖设置于灯体外壳上,散热灯体的长度为LED灯卡座和散热后盖的长度之和的1.1~1.3倍;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设置有LED载板,LED载板的灯珠设置于发光碗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发光碗汽车LED灯,灯体外壳采用左壳体和右壳体组合而成,组装更方便,散热灯体采用短灯体设计,缩短LED灯的体积,易于安装。散热灯体上的发光碗能够收束灯光和辅助灯体散热,提升光线传播路径的同时也提升了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LED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发光碗汽车LED灯。
背景技术
LED,又名发光二极管,常常作用在灯箱、招牌及各种电器的指示灯和背光灯的,也往往是汽车尾灯、高位刹车灯、日间行车灯、汽车大灯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LED作为前大灯光源,LED具有亮度高、颜色种类丰富、低功耗、寿命长的特点。近年来,汽车外形由于设计上的需要、空气动力学的要求及美观的需求,低侧面流线形的外形越来越受欢迎,大灯的形状也朝着异型化和一体化发展。
而现有的LED灯由于体积和散热限制,体积大,采用一体成型的制造工艺虽然能够缩小LED灯的体积,但制造成本高,加工要求高,分体式的LED灯由于体积大,难以在保证LED灯散热能力的前提下缩小LED灯体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体式的LED灯由于体积大,难以在保证LED灯散热能力的前提下缩小LED灯体积”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组合式发光碗汽车LED灯,采用专用LED发光碗设计,缩短灯体的同时保证其散热效果,并且易于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组合式发光碗汽车LED灯,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组合形成灯体外壳,包括散热灯体,所述散热灯体的上半部形成有发光碗,所述发光碗沿所述散热灯体的端面向内凹陷;LED灯卡座,所述LED灯卡座设置于所述散热灯体的下半部,所述LED灯卡座用于与汽车大灯的灯具安装位置连接;散热后盖,所述散热后盖从所述散热灯体的底部延伸,所述散热后盖的周缘设置有散热齿,所述散热齿用于吸收灯体工作产生的热量;其中,所述散热灯体、所述LED灯卡座和所述散热后盖设置于所述灯体外壳上,所述散热灯体的长度为所述LED灯卡座和所述散热后盖的长度之和的1.1~1.3倍;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之间设置有LED载板,所述LED载板的灯珠设置于所述发光碗中,所述发光碗的端面高于所述灯珠的顶部,用于收束所述灯珠的光线和辅助所述灯珠散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光碗的厚度为2.0~3.0mm,所述发光碗包括固定槽、过渡槽、发散槽,所述过渡槽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槽和所述发散槽;所述固定槽的形状与所述灯珠的形状相互匹配,所述固定槽用于紧贴并固定所述灯珠的周缘,使所述灯珠散发的热量快速传递到所述散热灯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槽的深度不小于所述灯珠的厚度,用于包裹所述灯珠的侧壁,促进热传递到所述散热灯体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渡槽从所述固定槽到所述发散槽的过渡角度为30°~45°,用于使所述灯珠的光线传递路径不受阻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散槽的面积大于所述灯珠的发光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后盖的内部中空设置,所述LED载板延伸入所述散热后盖内;所述散热后盖内设置有一温控驱动组件,所述温控驱动组件与所述LED载板电连接,所述温控驱动组件用于检测并调控所述灯珠的温度和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派道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派道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91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车载道路信息采集装置
- 下一篇:高效散热型汽车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