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骨针折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88144.1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2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郭鑫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鑫亮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199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骨针 折弯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骨科骨针折弯器,其包括,手柄、转筒、安装架、握杆、弹簧片、传动机构,所述的安装架套设于手柄的端部,所述的握杆设置于手柄的下方,所述的握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壳体,连接壳体的端部与安装架的底部铰接,所述的弹簧片设置于连接壳体与安装架之间,传动机构设置于安装架内,所述的转筒的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折弯套筒,传动机构包括斜齿轮一、斜齿轮二、齿轮一、齿轮二,当对骨针进行折弯时,折弯套筒套设于骨针上,接着握持握杆,斜齿轮一转动带动斜齿轮二转动,接着带动齿轮一转动,从而带动齿轮二转动,接着带动转筒转动,从而带动折弯套筒转动,因此能够对骨针进行折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手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骨针折弯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骨折的治疗中,经常应用克氏针固定骨折,在固定结束后需将克氏针针尾折弯,埋入皮下。现有技术中一般是用普通老虎钳徒手折弯,需要二人协作才能完成,一个夹紧,一个折弯,二人必须同时用力,且用力方向相反,配合难度大,有时需要多次进行,造成医生疲劳和时间浪费,两把钳子在使用时由于震颤,会使已经复位好的骨折部位重新错位,造成骨折再次移位,以致影响骨愈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种骨科骨针折弯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骨科骨针折弯器,其包括:
手柄、转筒、安装架、握杆、弹簧片、传动机构,所述的安装架套设于手柄的端部,所述的握杆设置于手柄的下方,所述的握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壳体,连接壳体的端部与安装架的底部铰接,连接壳体能够绕着连接壳体与安装架之间的铰接轴转动,所述的弹簧片设置于连接壳体与安装架之间,传动机构设置于安装架内,所述的转筒的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折弯套筒。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传动机构包括斜齿轮一、斜齿轮二、齿轮一、齿轮二,所述的转筒伸入至安装架内并且与手柄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的斜齿轮一固定安装于连接壳体内,所述的斜齿轮二、齿轮一转动安装于安装架内,斜齿轮二、齿轮一同轴布置,斜齿轮一、斜齿轮二啮合,所述的齿轮二套设于转筒的端部,齿轮一、齿轮二啮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折弯套筒的端部设置有导柱,导柱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外花键,转筒内设置有与导柱的外花键相匹配的内花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导柱与转筒内环面之间为磁性吸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的进步以及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对骨针进行折弯较为便捷,便于掌握折弯量,导柱插入转筒内能够构成传动配合,便于更换不同规格的折弯套筒,以适应对不同规格的骨针折弯,导柱与转筒内环面之间为磁性吸附,从而避免折弯套筒掉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弯套筒与转筒配合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
1、手柄;2、转筒;3、安装架;4、握杆;5、弹簧片;6、折弯套筒;7、连接壳体;8、斜齿轮一;9、斜齿轮二;10、齿轮一;11、齿轮二;12、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鑫亮,未经郭鑫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881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冶炼用淬粒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固定效果好的床头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