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挤成型预成型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81579.3 | 申请日: | 202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0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强;边永亮;郇峰;张少波;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29C70/52 | 分类号: | B29C70/52;B29C33/40 |
| 代理公司: | 太原荣信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9 | 代理人: | 连慧敏 |
| 地址: | 030032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拉挤成型预成型结构,包括中空导板,所述中空导板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开口为水平开口,另一端开口为弧形开口,所述水平开口为产品展开形状,所述弧形开口为拉挤成型模具的模具口形状,所述空腔内部处处等高,空腔的水平开口至弧形开口之间平滑连续过渡。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纤维布的连续过渡,尽可能的减少牵引过程中在预成型部位发生的皱褶、打兜、偏位等问题,降低拉挤过程中需要人为纠偏的工作量,保障整个工艺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拉挤成型预成型结构。
背景技术
拉挤成型工艺作为复合材料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主要制备工艺之一,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产品一致性好的特点,在复合材料领域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在拉挤成型过程中拉挤成型模具及预成型工装的设计是整个工艺环节的重要一环,模具及预成型的设计与加工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拉挤生产的效率高低,甚至成败与否,同时还决定着拉挤制品的外观与质量。并且预成型结构还决定着产品外形尺寸和工艺过程能否顺利进行,预成型工装部分若设计不合理,则不能实现从增强纤维从原料架到模具口的顺利过渡,使得纱束和增强布走位难以控制,造成次品和废品的发生。
随着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车辆等领域的发展,基于各向同性的复合材料设计需求被大量应用,因此以多轴向布为主要增强纤维的拉挤成型方式成为该类设计到产品实现的主要途径。而以纤维布作为主要材料的拉挤成型,其预成型部位的设计困难程度大幅度提升,往往需要多组预成型板多次变形才能实现纤维布的变形,而这一类设计不但提升了整个工艺的难度,并且在多块预成型板的设计中,每次穿过预成型板都会带来不连续变形的褶皱、偏移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不同的产品对应的不同的预成型结构,具有明显的产品特定性,如CNl06079484A,一种新型拉挤预成型定位装置、CN107877890A,一种玻璃钢拉挤机预成型装置、CN201621368407,拉挤用阶梯型预成型模架和CN108381951A,拉挤用的预成型模具、CN09016570A梳型步行板拉挤预成型工装等。上述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种能够适应以增强纤维布作为主要拉挤增强材料的预成型设计的方案。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增强纤维布作为主要拉挤增强材料的拉挤成型预成型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纤维布的连续过渡,减少在牵引过程中在预成型部位发生的皱褶、打兜、偏位等问题的拉挤成型预成型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拉挤成型预成型结构,包括中空导板,所述中空导板设置有两端开口的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开口为水平开口,另一端开口为弧形开口;
所述空腔的水平开口至弧形开口之间平滑连续过渡。
为保证增强纤维布在空腔内顺利预成型,所述空腔内部处处等高,所述空腔高度为纤维布厚度的1.2~2倍。
为保证增强纤维布预成型形状,所述中空导板由等厚塑性薄板制成,所述水平开口为产品展开形状,所述弧形开口为拉挤成型模具的模具口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塑性薄板为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中的其中一种。
为保证水平开口端到模具口部的平滑连续过渡,所述中空导板长度大于等于5倍水平开口长度。
为实现批量预成型,所述中空导板设置有多个,采用大小嵌套方式,相邻中空导板之间填充有支撑材料并相互固定。
一种拉挤成型预成型结构模具,包括模具上模板和模具下模板,所述模具上模板与模具下模板之间形成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结构与中空导板的外形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81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去除气体中颗粒杂质的旋风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公路桥梁用废料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