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秦岭细鳞鲑苗种培育设施进水系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78656.X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53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兰开勇;邵俭;李军文;熊冬梅;刘小忠;叶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K6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秦岭 细鳞鲑 苗种 培育 设施 进水 系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苗种培育设施进水系统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秦岭细鳞鲑苗种培育设施进水系统装置,包括育苗池,所述育苗池一处上方设置有等径弯头接管,等径弯头接管的一端口固定连通有进水管,且等径等径弯头接管的另一端口内固定嵌入有同心异径补芯,位于所述等径弯头接管的一端口处设置有孔管道。本实用新型采用同心异径补芯、有孔管道、管道堵头帽改变水流对有孔管道的管道壁的压力,使有孔管道中水流更好的以喷洒式的方式进入育苗设施。所以本专利所述秦岭细鳞鲑苗种培育设施进水系统装置在同水流量和培育同数量秦岭细鳞鲑苗种时,可增加水中溶氧量,实现自主游泳并大幅减少自身能量消耗,使秦岭细鳞鲑苗种成活率提高和生长效果更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苗种培育设施进水系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秦岭细鳞鲑苗种培育设施进水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秦岭细鳞鲑是(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 Li)俗称花鱼、五色鱼、梅花鱼,隶属鲑形目(Saloniformes)、鲑科(Salmonidae)为我国特有种、局部分布的陆封型冷水性鱼类。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秦岭细鳞鲑栖息与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种质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已被列入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乐珮琦和陈宜瑜,1998),对秦岭细鳞鲑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随着人工繁育技术日趋成熟,加之我国加大对濒危物种保护重视,采用全人工培育及科学管理成为保护秦岭细鳞鲑资源最行之有效的手段。然而,苗种培育成功与否是秦岭细鳞鲑人工培育过程中关键环节之一,当前流水性苗种培育设施多为不同规格的圆形鱼盆或水泥池等。
由于秦岭细鳞鲑苗种生存条件苛刻,生活习性特殊,在苗种培育时,培育设施进水系统装置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进水装置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秦岭细鳞鲑苗种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据生产实践得知,现有技术中关于秦岭细鳞鲑苗种培育设施进水系统在进水时通常直接通水源管道进水,其主要特点是水流呈喷涌式单一方向流出,育苗设施中水流速度快,以圆形鱼盆或水泥池为例,水流直接流向鱼盆中部排水口且易漩涡环流,这使处于游泳能力较弱的秦岭细鳞鲑苗种时期易被涡状水流冲附于排水管壁或吸入排水管道的排水小孔,使秦岭细鳞鲑鱼苗逃逸或卡死;但另一方面若减少水流,则溶氧量不足会导致鱼苗缺氧死亡。
此外,由于水流喷涌式流入圆形鱼盆或水泥池,这与空气接触面小而不利于水中溶氧量增加,生产人员时常为保证水中溶氧量增配增氧系统,这使育苗成本增加且效果不佳。
因此,结合生产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本专利旨在通过设计秦岭细鳞鲑苗种培育设施进水系统装置来解决圆形鱼盆及水泥池等育苗设施的不足,不仅能增加水中溶氧量而且可实现水流调控,进而科学合理地提高苗种成活率和生长效果,使苗种培育效率大幅提升。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秦岭细鳞鲑苗种培育设施进水系统装置,包括育苗池,所述育苗池一处上方设置有等径弯头接管,等径弯头接管的一端口固定连通有进水管,且等径等径弯头接管的另一端口内固定嵌入有同心异径补芯,位于所述等径弯头接管的一端口处设置有孔管道;
所述有孔管道的上端熔接固定插接在所述等径等径弯头接管端口内的同心异径补芯上;有孔管道的侧壁在0°、90°和180°三个方向均开设有一排喷水孔,每排所述喷水孔等距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育苗池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上端部固定连通有过滤网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有孔管道的下端口部固定有管道封堵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过滤网筒5为不锈钢网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786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