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凑型无模组动力电池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65678.2 | 申请日: | 2021-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58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阵;周映双;黄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9;H01M50/289;H01M50/24;H01M50/298;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658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孟迪 |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宾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模组 动力电池 系统 | ||
一种紧凑型无模组动力电池系统,属于动力电池系统技术领域,该动力电池系统,包括固定相连的下箱体和上盖,下箱体设置为液冷集成式箱体,下箱体和上盖之间设置有高压组件、电池管理系统和电芯模组,下箱体一端的电芯模组层叠布置,且层叠布置的电芯模组的上端或相邻电芯之间通过液冷管道与下箱体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无模组化结构,提高了冷却散热效果,通过合理布置内部结构,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增加了体积比、质量比能量密度,有利于提升动力电池系统的续航里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凑型无模组动力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要求越来越高,影响新能源汽车续航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体积比能量密度和质量比能量密度。
现有的动力电池系统的组成结构一般由电芯级到模组级,从模组级到电池箱体结构,对于电芯来说经过两次集成工艺,由于需要增加模组结构件物料,使工艺较复杂,重量较重,成本较高,同时增加了电芯到液冷系统热交换界面的距离使整个动力电池系统的体积比、质量比能量密度小,不利于续航里程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凑型无模组动力电池系统,采用无模组化结构,提高了冷却散热效果,通过合理布置内部结构,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增加了体积比、质量比能量密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紧凑型无模组动力电池系统,包括固定相连的下箱体和上盖,所述下箱体设置为液冷集成式箱体,所述下箱体和上盖之间设置有高压组件、电池管理系统和电芯模组,所述下箱体一端的电芯模组层叠布置,且层叠布置的电芯模组的上端或相邻电芯之间通过液冷管道与所述下箱体相连。
所述下箱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密封连接有盖板,所述底板与盖板之间相配合形成包括液冷流道的液冷腔。
所述下箱体的一端连接有与所述液冷腔相连的液冷管道,所述液冷管道环绕在层叠布置的电芯模组的上端或相邻电芯之间。
所述下箱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将所述电芯模组定位的分隔板。
所述高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箱体一端的高压配电盒,所述高压配电盒通过下箱体两侧的两组高压铜排与所述电芯模组电连接以对外供电。
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设置在所述下箱体的一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下箱体一侧的低压线束与所述电芯模组电连接以采集信号。
所述下箱体沿其周向设置有环形密封泡棉并通过环形密封泡棉与所述上盖密封相连。
所述电芯模组外表面包覆有保温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无模组化结构,直接将电芯集成到电池箱内,省掉电芯集成为模组的工艺,省去模组中间集成造成的装配误差,工艺简单化,成本降低,由于省掉模组外壳、模组端板、导热结构胶等物料,使整体重量减轻;通过设置液冷集成式箱体无需在下箱体底部额外布置液冷管道,进一步降低了动力电池系统的重量和体积,提高了冷却散热效果;通过将下箱体一端的电芯模组层叠布置,使结构更加紧凑,在车体有限的空间内减小了横向占用体积,整体布置增加了动力电池系统的体积比、质量比能量密度,有利于提升动力电池系统的续航里程。
2、本实用新型将连接高压配电盒和电芯模组的高压铜排布置在下箱体的两侧,将连接电池管理系统和电芯模组的低压线束布置在下箱体一侧,使连接结构更加整齐,使后期维护更加方便。
综上,本实用新型采用无模组化结构,提高了冷却散热效果,通过合理布置内部结构,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增加了体积比、质量比能量密度,有利于提升动力电池系统的续航里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656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管泵
- 下一篇:一种埋地燃气管道探测便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