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大型汽车内轮差盲区的随动后视镜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63018.0 | 申请日: | 2021-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36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R1/07 | 分类号: | B60R1/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大型 汽车 内轮差 盲区 后视镜 | ||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一种消除大型汽车内轮差盲区的随动后视镜,包括左曲面后视镜、右曲面后视镜、左曲面后视镜电机、右曲面后视镜电机、左曲面后视镜电机驱动电路、右曲面后视镜电机驱动电路、车载微型电脑、转向盘转角传感器、左曲面后视镜位置传感器、右曲面后视镜位置传感器以及电源线和数据传输线。大型汽车转弯行驶途中,驾驶员通过左、右后视镜获得的车体后侧信息越来越少,而左、右后视镜视野所达不到车身周边范围,恰好处在大型汽车的转弯内轮差区域内;此时,驾驶员可通过随方向盘转动而转动的左、右曲面后视镜观察到内轮差区域内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将行人或非机动车驾驶人撞倒和碾压的恶性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除大型汽车内轮差盲区的随动后视镜。
背景技术
大型汽车(包括城市公交车、渣土车、水泥罐车、大型客车和半挂拖车等)在转弯时,后轮并不是沿着前轮的轨迹行驶,会产生偏差,转弯形成的偏差叫“轮差”;车身越长,形成的“轮差”就越大,内轮差的范围也会跟着扩大,大型汽车的内轮差一般在2至6米。
如图1所示,半挂拖车右后视镜的可视范围在网格区域,随着半挂拖车的右转弯,拖车和挂车的夹角越来越大,驾驶员通过右后视镜获得的车体后侧信息也就越来越少。而右后视镜视野所达不到车身周边范围,恰好处在半挂拖车的右转弯内轮差区域内,驾驶员也就不能及时发现右内轮差区域内的行人和非机动车。
由于大型汽车的驾驶员不能及时发现内轮差区域内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而将行人或非机动车驾驶人撞倒,经后车轮碾压并致其重伤或死亡的恶性事故常有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除大型汽车内轮差盲区的随动后视镜,当大型汽车转弯时,随动后视镜可随着方向盘的转动而转动,使随动后视镜的视野范围也随着转动,解决了大型汽车转弯时,驾驶员内轮差区域的视觉盲区的问题,保证了大型汽车的行车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发明的一种消除大型汽车内轮差盲区的随动后视镜,包括左后视镜、右后视镜、左曲面后视镜、右曲面后视镜、左后视镜壳、右后视镜壳、左后视镜壳支架、右后视镜壳支架、左曲面后视镜电机、右曲面后视镜电机、左曲面后视镜电机驱动电路、右曲面后视镜电机驱动电路、车载微型电脑、转向盘转角传感器、左曲面后视镜位置传感器、右曲面后视镜位置传感器以及电源线和数据传输线。
进一步地,所述左后视镜、左曲面后视镜封装在左后视镜壳内;所述右后视镜、右曲面后视镜封装在右后视镜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左后视镜、左曲面后视镜的视野范围可通过手动上下左右调整左后视镜壳的角度来实现;所述右后视镜、右曲面后视镜的视野范围可通过手动上下左右调整右后视镜壳的角度来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左曲面后视镜可通过左曲面后视镜电机带动左、右转动;所述右曲面后视镜可通过右曲面后视镜电机带动左、右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左曲面后视镜电机、右曲面后视镜电机的电源线分别穿过左后视镜壳支架内空腔、右后视镜壳支架内空腔与车内驱动电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曲面后视镜位置传感器、右曲面后视镜位置传感器的数据传输线分别穿过左后视镜壳支架内空腔、右后视镜壳支架内空腔与车载微型电脑相连接,转向盘转角传感器也通过数据传输线与车载微型电脑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曲面后视镜电机、右曲面后视镜电机的左、右转动可通过改变经过左曲面后视镜电机驱动电路和右曲面后视镜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流方向的改变来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左曲面后视镜电机驱动电路和右曲面后视镜电机驱动电路的电流方向的改变和电流的断通都是由车载微型电脑控制左曲面后视镜电机驱动电路和右曲面后视镜电机驱动电路中的电磁阀开启和关闭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630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