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灰渣与污泥为基质的制土制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57531.9 | 申请日: | 2021-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37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柏明锁;俞德仁;李元友;于莹莹;王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力信达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80 | 分类号: | C05G3/80;C09K17/02;C09K101/00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王海泉;何艳 |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基质 土制 系统 | ||
1.一种以灰渣与污泥为基质的制土制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有机质粉碎装置(1)、一固废粉碎装置(2)、一碳化装置(3)、一输送管道机构(4)、一过渡搅拌混合装置(5)、一重金属去除装置(6)、一振动筛选装置(7)、一矿物质粉碎装置(8)、一终端搅拌混合装置(9)与一传送装置(10),所述输送管道机构(4)的出料端与所述过渡搅拌混合装置(5)的进料端相对应设置,且所述有机质粉碎装置(1)、固废粉碎装置(2)以及碳化装置(3)三者的出料端均与所述过渡搅拌混合装置(5)通过该输送管道机构(4)实现连接,而该过渡搅拌混合装置(5)的出料端与所述重金属去除装置(6)的进料端之间通过一过渡搅拌混合装置输送带(51)实现连接,而所述重金属去除装置(6)能够通过一重金属去除装置输送带(61)向振动筛选装置(7)内输送物料,所述振动筛选装置(7)能够将刷筛出的原料输送到传送装置(10)上,而所述矿物质粉碎装置(8)则单独设置在传送装置(10)一侧位置处并能够将矿物质物料粉碎后输送到所述传送装置(10)上,而所述传送装置(10)的输出端则与所述终端搅拌混合装置(9)的进料端相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灰渣与污泥为基质的制土制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质粉碎装置(1)包括有均设置在一基底平台上的有机质输入带(11)、有机质粉碎机本体(12)与有机质输出带(13),所述有机质输入带(11)的输出端与所述有机质粉碎机本体(12)上部的进料端相连接,且所述有机质输入带(11)能够将有机质物料从原料仓内输送至该有机质粉碎机本体(12)之内从而进行粉碎作业,而在所述有机质粉碎机本体(12)的出料端处连接有一有机质粉碎机输送管道(121),该有机质粉碎机输送管道(121)的出料端正对于所述有机质输出带(13)的上方位置处且该有机质粉碎机输送管道(121)能够将粉碎完成后的有机质物料投放到有机质输出带(13)上,而该有机质输出带(13)的输出端则与所述输送管道机构(4)相连接并能够向其中输送经过粉碎过后的有机质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灰渣与污泥为基质的制土制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废粉碎装置(2)包含有均设置在一基底平台上的固废输入带(21)、固废粉碎机本体(22)与固废输出带(23),所述固废输入带(21)的输出端与所述固废粉碎机本体(22)的进料端相连接,且该固废输入带(21)能够将固废从原料仓内输送至该固废粉碎机本体(22)之内从而进行粉碎作业,而在所述固废粉碎机本体(22)的固废出口端连接有一固废粉碎机输送管道(221),该固废粉碎机输送管道(221)的出口端正对于所述固废输出带(23)的上方位置处且该固废粉碎机输送管道(221)能够将粉碎完成后的固废投放到固废输出带(23)上,而该固废输出带(23)的输出端同样与所述输送管道机构(4)相连接并能够向其中输送经过粉碎作业的固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灰渣与污泥为基质的制土制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装置(3)包括有污泥输入带(31)、污泥反应器(32)与污泥输出带(33),所述污泥输入带(31)的输出端与污泥反应器(32)上部的污泥进料端相连接,且该污泥输入带(31)能够将污泥从污泥仓中输送至该污泥反应器(32)中从而进行相应的碳化反应处理,而所述污泥反应器(32)下部的污泥出料端正对于所述污泥输出带(33)的上方位置处且该污泥反应器(32)能够将经过处理后的污泥投放到该污泥输出带(33)上,而该污泥输出带(33)的输出端同样与所述输送管道机构(4)相连接并能够向其中输送经过碳化反应处理作业的污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力信达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力信达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575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