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供暖交换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52633.1 | 申请日: | 2021-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46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东;贾兴盛;王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城义望铁合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D19/00;F24D19/10;F27D17/00;F27D1/12;B04B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丁洁 |
| 地址: | 030599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供暖 交换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供暖交换系统,包括第一管道(1),用于引流冷却液至发热装置,冷却发热装置同时进行热交换使所述第一管道(1)内冷却液温度升高;第二管道(2);第三管道(3);第四管道(4),布设于所述第二管道(2)和所述第三管道(3)之间,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管道(2)和所述第三管道(3)连通,被配置分布于目标场所;以及分水器(5),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1)、所述第二管道(2)和所述第三管道(3)连通。该系统实现冷却液与发热装置进行热交换,提高冷却液温度;与发热装置进行热交换后的冷却液经暖气管引流到需取暖场所,为整个供暖系统提供热量,起到取暖效果的同时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供暖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在调制保温电炉日常作业中,需要对电炉墙以及炉盖进行冷却降温,其冷却循环水收集至循环水池,再进行冷却,其间存在大量热能散失。但冬季车间作业场所温度低,环境恶劣,对于作业人员和作业设备均有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在此提供一种利用发热装置冷却水在冷却发热装置后冷却水与发热装置进行热交换,自身温度提高来,为整个供暖系统提供热量的余热供暖交换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余热供暖交换系统包括:
第一管道,用于引流冷却液至发热装置,冷却发热装置同时进行热交换使所述第一管道内冷却液温度升高;
第二管道;
第三管道;
第四管道,布设于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之间,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连通,被配置分布于目标场所;以及
分水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连通;
供暖时,所述第一管道内升温后的冷却液经所述分水器流入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将其引流至所述第四管道进行供暖,并经所述第三管道流出;非供暖时,所述第一管道内升温后的冷却液经所述分水器流入所述第三管道后流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还包括被配置分布于所述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所述第三管道和/或所述第四管道上用于控制冷却液流向的第一阀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三管道连通的循环水池,为所述第一管道提供冷却液,收集所述第三管道内的冷却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水池内的冷却液经第一水泵泵入所述第一管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循环水池连通的凉水塔、第二水泵以及用于检测所述循环水池内冷却液温度的第一水温表;所述凉水塔位于所述循环水池上方,使经所述凉水塔冷却后的冷却液流回所述循环水池;所述循环水池和所述凉水塔连通的通路上布设有第二阀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水池还与外部供水设备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循环水池还与辅管道连通,所述循环水池内的冷却液经所述辅管道流向发热装置,对发热装置进行冷却,冷却后所述辅管道内的冷却液经所述辅管道流回所述循环水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管道上布设有第三阀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辅管道上布设有用于检测管道内冷却液温度的第二水温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道上布设有用于检测管道内冷却液温度的第三水温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城义望铁合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交城义望铁合金节能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526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内衬板的边角冲切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循环除湿装置及衣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