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转炉炉后铁块烘烤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51774.1 | 申请日: | 2021-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39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忠;蒋毅;赵强;马龙;尹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 代理公司: | 山东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6 | 代理人: | 张渲 |
| 地址: | 251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转炉 铁块 烘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转炉炉后铁块烘烤的装置,包括炉后外延平台,炉后外延平台顶端的中部固定设置有钢结构框架,钢结构框架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耐热锥形仓,耐热锥形仓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烘烤环管,耐热锥形仓的底端开设有下料通道,下料通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下料翻板,炉后外延平台与钢结构框架连接处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控液压缸,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转炉炉后铁块烘烤的装置,在转炉炉后增设烘烤装置,通过转炉煤气混合空气在耐热锥形仓内形成火焰,将铁块预热后,再加入钢包中,从而有效避免了提炼炉加热铁块温降过大的弊端,降低了钢铁冶炼过程中的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结构强度高,操作使用简便,预热效率高,温度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炉高猛铁块烘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转炉炉后铁块烘烤的装置。
背景技术
钢铁工业主要的铁源为铁矿石。生产钢需要各种原料,如铁矿石、煤炭、石灰石、耐火材料等,而利用废钢作原料直接投入炼钢炉进行冶炼,可以省去采矿、选矿、炼焦、炼铁等过程,显然可以节省大量自然资源和能源。目前在炼钢金属料中,废钢已占总量的相当一部分,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被称为“第二矿业”。许多国家缺乏铁矿或铁矿品位不断下降,对废钢更为重视,废钢的供销,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市场。
传统的转炉在炼钢过程中,加入铁块增加了钢水温降,导致钢水到精炼炉再次提温,造成能耗增加,生产效率降低和生产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转炉炉后铁块烘烤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转炉在炼钢过程中,加入铁块增加了钢水温降,导致钢水到精炼炉再次提温,造成能耗增加,生产效率降低和生产成本提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转炉炉后铁块烘烤的装置,包括炉后外延平台,所述炉后外延平台顶端的中部固定设置有钢结构框架,所述钢结构框架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耐热锥形仓,所述耐热锥形仓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烘烤环管,所述耐热锥形仓的底端开设有下料通道,所述下料通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下料翻板,所述炉后外延平台与钢结构框架连接处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电控液压缸,所述耐热锥形仓一侧的顶端固定连通有抽烟管道,所述炉后外延平台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配电箱,所述配电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开关板,所述开关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燃烧开关和排料开关,通过转炉煤气混合空气在耐热锥形仓内形成火焰,将铁块预热后,再加入钢包中,从而有效避免了提炼炉加热铁块温降过大的弊端,降低了钢铁冶炼过程中的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烘烤环管的外侧固定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其中一个端口固定连通有燃气导管,所述炉后外延平台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通有空压管道,所述空压管道的顶端与三通管的另一个端口固定连通,所述烘烤环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燃烧器,所述鼓风机和多个燃烧器均通过燃烧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便于对铁块的烘烤预热,预热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耐热锥形仓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燃烧槽,多个所述燃烧器的输出口分别固定安装有位于多个燃烧槽内部的多个燃烧喷嘴,能够对加入的铁块进行预热烘烤,温度均匀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电控液压缸的伸缩端与下料翻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料通道远离下料翻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下料翻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电磁铁相对应的衔铁,所述电磁铁和电控液压缸均通过下料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可自动实现预热原料的排放,操作使用简便。
优选的,所述炉后外延平台底端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正对下料通道的下料溜槽,所述耐热锥形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进料斗,便于原料的加注。
优选的,所述炉后外延平台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加固支架,能够对炉后外延平台进行加固,提高平台的结构强度,稳定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517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