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元联合、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供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51150.X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5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标;李雪锋;魏建伟;罗英刚;周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F02G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郝震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元 联合 多能 互补 分布式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联合、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供冷系统,包括地源与热泵机组侧和分集水器及用户侧,所述地源与热泵机组侧和分集水器及用户侧之间还布置有蓄能与释能组件,所述分集水器及用户侧还连接有热电联产机组。通过热泵机组、蓄能技术、热电联产机组及溴化锂机组的多元联合及地热、余热、天然气、电能的多能互补,实现了供能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并达到了能量的梯级及循环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环境污染,经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能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元联合、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供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因对资源及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在利用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及地热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以及在余能回收利用等方面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因其大多具有不连续、不稳定的特点,不利于系统的平衡,例如国内电力负荷连年增加,特别是夏季常出现电力不足和峰谷差大的现象,迫使部分城市不得不采取限电措施。为此,寻求多能互补、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将是能源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元联合、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供冷系统,采用热泵机组、内燃发电机组、溴化锂机组及水蓄能的组合技术,并优化控制方式,以实现能量的梯级循环利用,具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制冷成本,保证供冷的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元联合、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供冷系统,包括地源与热泵机组侧和分集水器及用户侧,所述地源与热泵机组侧和分集水器及用户侧之间还布置有蓄能与释能组件,所述分集水器及用户侧还连接有热电联产机组。
地源与热泵机组侧包括热泵机组、地下换热结构和板式换热器以及循环管路;换热介质通过循环管路进入地下换热结构后返回地面,地面的循环管路分为两个支路:支路一直接进入热泵机组;支路二进入板式换热器与再生水热交换降温后,与支路一在热泵机组前汇合,两支路换热介质的流量通过第一三通阀调节;循环管路自热泵机组后也分为两个支路,支路一通过第一循环泵后连通地下换热结构;支路二连通至闭式冷却塔,并通过第二三通阀后在热泵机组前管路汇合。
通过第一循环泵后连通地下换热结构的支路上连接有地源侧定压补水器。
蓄能与释能组件包括水蓄能罐和释能换热器以及循环管路;低温换热介质流出所述热泵机组后循环管路分为两个支路,支路一连通水蓄能罐底部,自水蓄能罐顶部流出后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四阀门连接分集水器及用户侧出口;另一路通过释能换热器后经第二循环泵、第三阀门后返回到支路一;支路二同样分为两路,一路通过第三循环泵后连接释能换热器,之后连接至分集水器及用户侧出口;另一路则直接连接至分集水器及用户侧进口。
分集水器及用户侧包括分水器、集水器以及循环管路;所述分水器出口根据用户分布及用能需求分成多条支路,分别与用户侧换热器换热后汇集于集水器,集水器出口分成三个支路,分别与热泵机组、溴化锂机组和释能换热器的高温换热介质进口相连通;经释能换热器热交换的低温换热介质出口与分水器的进口相连通,而进入释能换热器的高温换热介质进口与集水器的出口相连通。
集水器出口管路连接至热泵机组一段还连接有用户侧定压补水器。
热电联产机组包括所述内燃发电机组、溴化锂机组以及循环管路;所述溴化锂机组的出口与分集水器及用户侧进口相连通,而溴化锂机组进口与分集水器及用户侧出口相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多元联合、多能互补,实现能量的梯级及循环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并解决了废热对环境的热污染问题,环保经济;
2)来自地源侧的换热介质经三通阀分流后通过换热器将再生水余热换出,实现了余热的回收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511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系统维修用低压断路器
- 下一篇:光感应式液位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