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医内科叩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49719.9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02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芬;衣香平;闫荟如;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玉芬 |
主分类号: | A61B9/00 | 分类号: | A61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医 内科 叩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内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内科叩诊装置,解决了医生通过手指叩诊容易造成医生手指损伤,无法掌握叩击力度,并且需要手指与病人身体接触的缺点,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内侧卡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表面套设有叩击杆及弹簧,所述叩击杆端部套接有叩击头,叩击杆一侧顶部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端通过销轴连接有拉杆,底座一侧焊接有定位板,其另一侧焊接有连杆,所述连杆顶部内侧卡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一端焊接有滑动杆,连杆一端套接有手柄,该叩诊装置可以有效控制叩击位置,并且方便使用,可以方便医生掌握叩击力度,不需要医生使用手指进行叩诊,不仅更为卫生,同时有效保护医生手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内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内科叩诊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
叩诊,是指用手叩击身体某表部位,使之机械波动而产生声音,根据机械波声音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诊断方法,叩击时需要医生掰住手指,使其回弹,长时间使用手指进行叩击工作不仅会使医生手指受到伤害,而且手指与病人皮肤接触会使病人产生抵触,并且无法有效掌握叩击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医生通过手指叩诊容易造成医生手指损伤,无法掌握叩击力度,并且需要手指与病人身体接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医内科叩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中医内科叩诊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内侧卡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表面套设有叩击杆及弹簧,所述叩击杆端部套接有叩击头,叩击杆一侧顶部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端通过销轴连接有拉杆,底座一侧焊接有定位板,其另一侧焊接有连杆,所述连杆顶部内侧卡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一端焊接有滑动杆,连杆一端套接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滑动座两侧设置有卡块,所述连杆两侧内部设置有与其配合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拉杆一端与滑动杆端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一端与底座底部内侧接触,另一端卡设于叩击杆侧面,叩击杆两侧开设有与弹簧配合的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叩击头材质为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叩诊装置可以有效控制叩击位置,并且方便使用,可以方便医生掌握叩击力度,不需要医生使用手指进行叩诊,不仅更为卫生,同时有效保护医生手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中医内科叩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中医内科叩诊装置的竖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连接轴;3、叩击杆;4、叩击头;5、定位板;6、弹簧;7、连接板;8、拉杆;9、连杆;10、滑动座;11、滑动杆;12、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中医内科叩诊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内侧卡接有连接轴2,连接轴2表面套设有叩击杆3及弹簧6,叩击杆3端部套接有叩击头4,叩击杆3一侧顶部焊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顶端通过销轴连接有拉杆8,底座1一侧焊接有定位板5,其另一侧焊接有连杆9,连杆9顶部内侧卡设有滑动座10,滑动座10一端焊接有滑动杆11,连杆9一端套接有手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玉芬,未经孙玉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497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处理用双层折叠滤芯
- 下一篇:一种中水回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