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导热块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44282.X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91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兆格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程文栋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导热 | ||
一种散热导热块,包括有散热主体(1),导热界面材料(2),导热胶(4),导热铜块(5);其中,热源(3)的外表面涂抹有导热胶(4),将导热铜块(5)装配到热源(3)的外表面,导热铜块(5)的外表面涂抹有导热界面材料(2),再将散热主体(1)装配到导热铜块(5)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采用纯铜块作为主要热传导介质,在需要铜块导热的两个面涂刷导热硅脂或导热胶,以挤出接触面的空气,铜块上面做有装配槽,用于固定导热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用导热元件,属于电子产品散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散热导热块。
背景技术
随着5G技术的发展,5G的智能终端越来越丰富,极大的方便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新产品的开发体积趋于小型化,高度集成,伴随而来的就是5G产品的发热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产品的导热散热成为制约产品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现有芯片的导热普遍采用贴导热垫的方式,此种方式受导热垫材料本身的制约,普遍在2w/mk-12w/mk,尤其是随着导热垫厚度的增加,热阻会大大增加。虽然现有的热管、VC的运用可以达到快速传热的目的,但是成本高昂。因此需要一种低成本的快速传热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用导热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散热导热块,包括有散热主体1,导热界面材料2,导热胶4,导热铜块5;其中,热源3的外表面涂抹有导热胶4,将导热铜块5装配到热源3的外表面,导热铜块5的外表面涂抹有导热界面材料2,再将散热主体1装配到导热铜块5的外表面。
优化的:导热胶4为具有粘性的导热界面材料,导热铜块5通过导热胶4粘贴装配到热源3的外表面。
优化的:当导热铜块5较薄时,直接通过具有粘接性能的导热界面材料2与散热主体1粘贴装配。
优化的:当导热铜块5具有一定厚度时,可以通过螺钉6与散热主体1机械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有益效果1:由于纯铜的导热系数为385w/mk,远大于目前导热垫,用纯铜代替导热垫的后,导热效率显著提高;且纯铜的成本低于同体积的导热垫,具有较高的成本优势;常用的导热垫含有硅油成分,长时间使用容易析出硅油,硅氧烷挥发,导热垫变脆,而铜的性能稳定,使用时间长。
有益效果2:采用纯铜块作为主要热传导介质,在需要铜块导热的两个面涂刷导热硅脂或导热胶,以挤出接触面的空气,铜块上面做有装配孔,用于固定导热铜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热铜块5有一定厚度时与散热主体1装配示意图。
图中,1.散热主体,2.导热界面材料,3.热源,4.导热胶,5.导热铜块,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散热导热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散热主体1,导热界面材料2,导热胶4,导热铜块5;其中,热源3的外表面涂抹有导热胶4,将导热铜块5装配到热源3的外表面,导热铜块5的外表面涂抹有导热界面材料2,再将散热主体1装配到导热铜块5的外表面。
导热胶4为具有粘性的导热界面材料,导热铜块5通过导热胶4粘贴装配到热源3的外表面。
当导热铜块5较薄时,直接通过具有粘接性能的导热界面材料2与散热主体1粘贴装配。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兆格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兆格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442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