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漫滩型河流坝下区侧渗沟渠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38769.7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9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淼;常闻捷;蔡颖;季潇挺;刘泽阳;韦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06;E03F5/14;B01D29/27;B01D29/96;B01D35/02;B01D29/62 |
代理公司: | 南京协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3 | 代理人: | 蒋志栋 |
地址: | 21001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漫滩型 河流 坝下区侧 渗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漫滩型河流坝下区侧渗沟渠,包括多级间隔设置在河流坝上的沟渠本体,所述沟渠本体相对河流走向相互平行,各所述沟渠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大小不一,交错分布的孔洞;在沟渠本体上设置有盖板,盖板用于阻隔大型固体污染物,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所述沟渠本体内部,用于过滤水体污染物。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多级侧渗沟渠,可以对河流漫滩地上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拦截收集,避免了固体废弃物对河道的污染。采用过滤网兜的结构,配合网口调节件可进行网口的打开和收缩,便于存储固体废弃物,以及将固体废弃物取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漫滩型河流坝下区侧渗沟渠。
背景技术
河流漫滩地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河流漫滩地可以过滤和截留水体及河岸带污染物,河滩地植物可以降低水体对于土壤的侵蚀,同时可以净化河流水质、营造生物栖息地和提升河道生境多样性。
闸坝的建设使得闸坝区下游因水量减少而出现大面积的河流漫滩地,这类滩地仅在丰水期有水流经过,平水期和枯水期都处于裸露干枯的状态,河道水体大部分时间不能流经该区域,使得该区域发挥的生态功能有限。面对河流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生境破碎化问题,如何有效的将坝下区的河滩地充分利用,用于净化河道水体和提升河道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且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导致河流漫滩地存在的各种垃圾废弃物,容易引发各种水体污染,进而引发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漫滩型河流坝下区侧渗沟渠,其目的是对河流漫滩地进行生态化改造,构建多级侧渗沟渠,进行水流的净化和引导,对各种垃圾污染物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漫滩型河流坝下区侧渗沟渠,包括多级间隔设置在河流坝上的沟渠本体,所述沟渠本体相对河流走向相互平行,各所述沟渠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大小不一,交错分布的孔洞;
盖板,所述盖板设于沟渠本体开口处,所述盖板用于阻隔大型固体污染物,所述盖板与沟渠本体靠近河流的一侧铰接;以及,
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所述沟渠本体内部,用于过滤水体污染物,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兜、网口调节件和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在过滤网兜的底部,所述过滤网兜的底部设置在沟渠本体远离河流的一侧,所述网口调节件设置在过滤网兜上端,并与盖板滑动连接。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进一步地,所述沟渠本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倾斜设置在底板两侧,形成上大下小的沟渠结构,所述盖板的固定端与第二侧板铰接,所述第一侧板远离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槽,所述配重块设置在底板远离河流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为卵石、陶粒、火山石的一种或多种堆砌形成的多孔洞侧渗基质。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配重块设置在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包括多条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隔板、以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隔板垂直设置,且分布在隔板的两侧,所述盖板中间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向下贯穿盖板。
进一步地,所述网口调节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导向杆、滑动设置在两个导向杆上的第一支撑杆、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侧板上的第二支撑杆,所述导向杆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杆两端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穿插在第一支撑杆上的导向孔内,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沿导向杆的轴向滑移,靠近或远离第二支撑杆。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杆和第一支撑杆上均设置有多个挂钩,所述过滤网兜上端与挂钩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兜的网孔直径为10-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387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