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元正极材料烧结设备窑炉配套匣钵卸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38405.9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454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殿华;孙天娥;唐剑;刘美景;王政强;张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宜宾天原锂电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12 | 分类号: | F27D3/12;F27D19/00;F27D21/00;F27D2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魏常巍 |
地址: | 644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元 正极 材料 烧结 设备 配套 匣钵 卸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元正极材料烧结设备窑炉配套匣钵卸载装置,包括流水线和回传线,流水线上从前到后依次设有卸钵工位和检测工位,回传线的入口连接检测工位,回传线的出口连接于卸钵工位之前的流水线,流水线用于输送匣钵,卸钵工位用于匣钵中烧结物料的卸钵,检测工位设有称重器和推杆,称重器用于对卸钵后的匣钵进行称重,称重器设有阈值,匣钵的重量大于阈值的推杆将匣钵推入回传线。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超重的匣钵送回流水线,进行二次卸钵处理,将有效的解放劳动力、降低人员巡检的工作强度,降低人力成本,通过设备精确筛选解决加料工位漏料、有效提升产品收率,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元正极材料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元正极材料烧结设备窑炉配套匣钵卸载装置。
背景技术
三元正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和循环性能好等优点,逐步取代磷酸铁锂在动力和数码领域的应用。目前市场上大规模使用的高电压正极材料的充电截止电压高于4.3V,且相应的能量密度也有显著的提升,其包括单晶三元正极材料和团聚态三元正极材料。因不同材料烧结后物料收缩性的差异和承载物料的匣钵使用到一定次数物料粘情况严重等原因,导致第一次烧结物料存在卸钵不干净或者部分匣钵经翻转后未卸料等现象。现目前采用人工巡检将带料的匣钵搬出处理,此方式需要每条生产流水线安排专人不间断的跟踪、检查,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三元正极材料生产过程中第一次烧结物料存在卸钵不干净或者部分匣钵经翻转后未卸料等现象,目前采用人工巡检将带料的匣钵搬出处理,此方式需要每条生产流水线安排专人不间断的跟踪、检查,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一种三元正极材料烧结设备窑炉配套匣钵卸载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元正极材料烧结设备窑炉配套匣钵卸载装置,包括流水线和回传线,所述流水线上从前到后依次设有卸钵工位和检测工位,所述回传线的入口连接所述检测工位,所述回传线的出口连接于所述卸钵工位之前的所述流水线,所述流水线用于输送匣钵,所述卸钵工位用于所述匣钵中烧结物料的卸钵,所述检测工位设有称重器和推杆,所述称重器用于对卸钵后的所述匣钵进行称重,所述称重器设有阈值,所述匣钵的重量大于阈值的所述推杆将所述匣钵推入所述回传线。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三元正极材料烧结设备窑炉配套匣钵卸载装置,通过在所述检测工位对所述匣钵进行称重,在阈值以内的所述匣钵由所述流水线继续输送,超过阈值的所述匣钵由所述推杆推入所述回传线,通过所述回传线输送至所述卸钵工位之前的所述流水线,进行二次卸钵处理,将有效的解放劳动力、降低人员巡检的工作强度,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卸钵不干净的带料的所述匣钵装料进炉后二次烧结和装料过程漏料等现象发生,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取消人为操作有效降低人力成本,通过设备精确筛选解决加料工位漏料、有效提升产品收率,效果良好。
优选地,所述流水线上还设有清扫工位,且所述卸钵工位、所述检测工位和所述清扫工位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所述清扫工位用于对卸钵后的所述匣钵进行清扫。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卸钵工位、所述检测工位和所述清扫工位均设有光电定位器,所述光电定位器用于检测所述匣钵是否进入对应工位。
优选地,所述流水线和所述回传线均包括传送带、驱动轮、从动轮和驱动电机。
优选地,所述检测工位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阻挡或者放行所述流水线输送的所述匣钵,所述挡板能够将所述匣钵阻挡置于所述称重器位置,在阈值以内的所述匣钵被所述挡板放行。
优选地,所述检测工位还设有PLC,所述PLC电性连接所述称重器和所述推杆,通过PLC一方面可以控制所述推杆的动作,另一方面能够设置或者变更所述称重器的阈值大小。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检测工位还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PLC,当所述匣钵的重量大于阈值时所述报警器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宜宾天原锂电产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宜宾天原锂电产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384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