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排粪造影用仿真粪便球囊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37175.4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2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镇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4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影 仿真 粪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粪造影用仿真粪便球囊,包括球囊本体,所述球囊本体为条状囊体结构,沿长度方向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单向阀;球囊本体的内壁上设有显影块。本实用新型通过模拟粪便形态,将其送入到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模拟粪便从乙状结肠进入直肠后的运动方式,进行造影检查,解析排便过程中的肛门直肠及盆底肌群作用。其检查不受患者无便意造成检查时间过程的影响,能快速准确的完成摄像拍摄,提高了粪便造影检查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影像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粪造影用仿真粪便球囊。
背景技术
排粪造影是对肛门、直肠、肛门括约肌及盆底肌群做静动态观察的影响学检查方法,排粪造影通过像病人直肠注入造影剂,在病人“排便”时肛管、直肠、乙状结肠等部位进行动、静结合观察的检查方法,能显示肛管直肠部位的功能性病变是诊断出口梗阻型便秘(耻骨直肠肌肥厚症、耻骨直肠肌失弛缓症、直肠前膨出、直肠前壁粘膜脱垂、内套叠及异常会阴下降等)的重要检查方法,为临床上便秘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时,先将导管在透视下插入肛门,注入钡液或钡糊,使之进入乙状结肠及降结肠远端。嘱病人坐在坐桶上,调整高度使左右股骨重合并显示耻骨联合。分别摄取静坐、提肛、力排、排空后直肠侧位片,必要时摄正位片,同时将整个过程录制下来。
但是,采用现有技术检查时存在以下缺点:
1、钡悬液灌肠后很快达到乙状结肠、降结肠甚至横结肠,直肠内存留较少,致使受检者无便意,进行检查时多需患者反复用力做排便动作,易使受检者疲劳,影响检查结果,并延长了检查时间。由于排便速度过快摄片时机不易掌握,时像不准确。另外,肛管松驰的病人难以完成检查。
2、使用模拟粪便(硫酸钡粉、麦麸、白芨等混合),能部分模拟粪便形态,但灌入后直肠已处于扩充状态,不能充分模拟排便时粪便从乙状结肠远端进入直肠后的运动状况,不能观察到直肠对粪便的推动力及直肠粘膜、直肠瓣对排便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粪造影用仿真粪便球囊,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查时因受检者无便意造成的检查时间较长和拍片时机不好掌握,造成检查结果不准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因模拟粪便灌入到直肠后导致直肠扩充,不能充分模拟排便运动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排粪造影用仿真粪便球囊,包括球囊本体,所述球囊本体为条状囊体结构,沿长度方向一端封闭,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单向阀;球囊本体的内壁上设有显影块。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该仿真粪便球囊能模拟粪便形态,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显影块观察粪便球囊在肠道内的具体运行轨迹,进而详细了解和解析在排便过程中的肛门直肠和盆底肌群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球囊本体内还设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直径与球囊本体的直径相当并附于球囊本体的内壁上,能保证球囊本体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形态的变化。
进一步的,所述显影块于支撑环上,间隔120度或60度均匀设置,为3-9个。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环为2-4个,沿球囊本体长度方向等距离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球囊本体的长度为8-12cm,直径为1.0-1.8cm,厚度为0.08-0.1cm。
进一步的,球囊本体、单向阀和支撑环均为医用橡胶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端还设有拉索,当球囊本体无法排出时可通过拉索拔出。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未经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371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钢管生产用激光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装车的落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