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塔形弹簧自动进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33875.6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97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江坤;罗宏松;王耀武;黑玉龙;方锐;郜聆羽;庄玉文;方斌;黄英;孙艳吉;褚锦辉;王佳琦;李俊阳;李瑞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和平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3/00 | 分类号: | B21F3/00;B21F23/00;B21F35/00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7 | 代理人: | 叶仲刚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自动 进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塔形弹簧自动进料装置,属于圆锥形螺旋弹簧自动进料装置技术领域。支撑架固定在卷簧机的床身上,塔型的芯轴根部穿过支撑架与卷簧机旋转驱控机构连接,通过卷簧机旋转驱控机构驱动运转,通过支撑架起到辅助支撑,支撑架上设有L型固定板,L型固定板上设有轨道板,轨道板的斜度与塔型的芯轴外径斜度相同,轨道板顶部两端间设有轴杆,轴杆上套有上料轮,钢丝通过上料轮导向后挂在芯轴端部,芯轴在原位置匀速旋转,钢丝沿螺纹槽逐渐向后缠绕,上料过程中,上料轮由钢丝带动在轴杆上向后移动,整个缠绕过程中,上料轮与芯轴的相对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保证上料过程中前后受力均匀一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形弹簧自动进料装置,属于圆锥形螺旋弹簧自动进料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弹簧作为重要的机械零部件之一,在火炮行业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发动机的启动开关,到装填装置的输弹链条,再到炮闩的击发装置,几乎各种机构都离不开弹簧,弹簧在火炮中起着自动控制、平衡缓冲的作用,弹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火炮各机构的复位及机械性能。圆锥形螺旋弹簧与圆柱形螺旋弹簧比较,具有较大的横向稳定性。由于其载荷和变形是非线性关系,所以自震频率是变值,可以防止共振现象发生。当所受载荷未使弹簧圈开始接触前,载荷与变形的关系是线性的,如载荷继续增加,则弹簧从大圈开始逐渐接触,其载荷与变形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圆锥形螺旋弹簧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载荷大、可变刚度,广泛应用于空间小,载荷大的场合。
目前圆锥形螺旋弹簧多采用数控卷簧设备进行加工成形,但由于数控卷簧机构在结构上与普通数控机床差别很大,其工作机构比较复杂。目前国内的数控卷簧机大多是人工调试、人工编程且不具备图形显示功能,操作难度较大,整个调试过程也很费时间,而且需要较高的调整技术,这样,机器生产的准备终结时间特别长,使小批量生产的经济性和生产周期上都受到制约。对于小批量加工,如采用手工操作,对于线径较小的弹簧比较容易实现,但对于大线径圆锥形螺旋弹簧靠人工无法进行成型。
考虑军工产品中涉及的弹簧件具有受力大,强度高,疲劳寿命长等特点,常用的民用弹簧件加工方法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且弹簧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强压、立定处理、速压、冲击等项目是否安要求进行,无法进行检测,因此需进行自主加工研发。
传统机械式圆柱形螺旋弹簧卷簧机的工作原理如图 5所示,旋转机构带动芯轴匀速向前旋转,使钢丝在芯轴上均匀缠绕,完成弹簧的卷制过程。其上料轮是固定不动的,当塔形芯轴均匀向前转动时,上料轮与芯轴间距离会发生变化,导致卷制过程受力不均,进而出现弹簧圆度不足的现象。而采购数控设备因中小批量限制,生产成本过高。
针对此种情况,十分需要在工厂现有的卷制圆柱形螺旋弹簧的卷簧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使其能够满足企业加工生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形弹簧自动进料装置,在传统卷制圆柱形螺旋弹簧的卷簧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实现各种规格圆锥形螺旋弹簧的自主加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及质量,同时实现圆锥形螺旋弹簧的自动进料,实现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塔形弹簧自动进料装置,包括上料轮、L型固定板、轨道板和轴杆,支撑架固定在卷簧机的床身上,塔型的芯轴根部穿过支撑架与卷簧机旋转驱控机构连接,塔型的芯轴端部开设有钢丝卡入的卡槽,通过卷簧机旋转驱控机构驱动运转,通过支撑架起到辅助支撑,在支撑架上设有通过螺丝把合固定的L型固定板,L型固定板的横板上固定有轨道板,轨道板的倾斜角度与塔型的芯轴外径斜面角度相同,轨道板两端顶部固定连接有立板,立板间设有轴杆,轴杆上套有上料轮,钢丝通过上料轮导向后挂在芯轴端部,芯轴通过卷簧机旋转驱控机构在原位置匀速旋转,弹簧卷制初期,缠绕在芯轴端部的钢丝端头会压紧即将缠绕芯轴的钢丝侧壁,将钢丝向后方压入,直至压入塔型的芯轴的螺纹槽内,钢丝沿螺纹槽逐渐向后缠绕,上料过程中,上料轮由钢丝带动在轴杆上向后移动,整个缠绕过程中,上料轮与芯轴的相对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保证上料过程中前后受力均匀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和平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齐齐哈尔和平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33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电安装用接线辅助设备
- 下一篇:一种空调注塑件的加工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