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化硅晶片外观检测用夹持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32923.X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0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有群;卓世异;贺贤汉;周国栋;孙大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微芯长江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14 | 分类号: | F21V21/14;F21V21/30;F21V21/36;F21V21/3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硅 晶片 外观 检测 夹持 照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化硅晶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化硅晶片外观检测用夹持照明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底部照明机构、夹持机构和遮光观察机构,所述底部照明机构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所述底部照明机构两侧固定安装有侧板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侧板调节机构和侧光机构,当侧面的灯光需要根据使用的需求进行调节时,打开液压杆使液压杆的伸缩端分别带动两个侧板的上部向两侧移动,两个侧板通过合页与检测台铰接,侧板上方移动的同时带动合页进行旋转打开,使两个侧板与检测台之间形成所需的角度,可以更加便捷的对侧面灯光的远近进行调节,根据不同尺寸的晶片和不同的检测需求对侧面灯光的距离进行调节,已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化硅晶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碳化硅晶片外观检测用夹持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碳化硅晶片的主要应用领域有LED固体照明和高频率器件。该材料具有高出传统硅数倍的禁带、漂移速度、击穿电压、热导率、耐高温等优良特性,在高温、高压、高频、大功率、光电、抗辐射、微波性等电子应用领域和航天、军工、核能等极端环境应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碳化硅晶片在对外观检测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固定和照明,比便于更好的进行观察。
目前使用的夹持照明装置在使用时通常无法根据使用的需求对补光灯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灯光的照射角度比较有限,不能很好的对远近距离进行调节,使用不够便捷。
因此,现在亟需设计一种能解决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一种碳化硅晶片外观检测用夹持照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化硅晶片外观检测用夹持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化硅晶片外观检测用夹持照明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底部照明机构、夹持机构和遮光观察机构,所述底部照明机构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所述底部照明机构两侧固定安装有侧板调节机构,所述侧板调节机构包括两个安装槽、四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槽内部的合页和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合页两侧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侧光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固定安装在底部照明机构顶部两侧,所述遮光观察机构设置在两个侧板顶部。
优选的,所述底部照明机构包括灯箱、检测台、透光槽、透光板、多个分别固定安装在透光槽内壁两侧的活动块和多个分别配合安装在多个活动块内侧的活动钩,所述灯箱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所述检测台固定安装在灯箱顶部,所述透光槽开设在检测台一侧,所述透光板固定安装在多个活动钩一侧。
优选的,所述四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侧板内侧的第一安装座、四个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第一安装座内侧的第一销轴和两个分别连接在四个第一销轴之间的液压杆。
优选的,所述侧光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侧板一侧的连接板、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连接板一侧的丝杆滑台、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丝杆滑台的滑动块一侧的第二安装座、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二安装座内侧的第二销轴、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第二销轴外侧的活动板、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活动板一侧的补光灯、两个分别开设在两个第二安装座一侧的插孔、两个分别活动安装在两个插孔内侧的插杆和多个分别开设在两个活动板一侧的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检测台顶部两侧的安装板、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安装板顶部的电动升降推杆、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电动升降推杆的伸缩端的电动推杆、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的连接块、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连接块一侧的电动旋转块、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电动旋转块一侧的夹板和两个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夹板内侧的防护垫。
优选的,所述遮光观察机构包括遮光盖、透明玻璃、观察口和两个分别配合安装在观察口内侧的移动门,所述遮光盖放置在两个侧板顶部,所述透明玻璃固定安装在遮光盖一侧,所述观察口开设在遮光盖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微芯长江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微芯长江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329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水取样管路
- 下一篇:一种干混砂浆生产用的散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