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水对流暖气片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32420.2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91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牛亮;吴东华;雷朋飞;宗毅;沈正超;何宇;吴海斌;严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00 | 分类号: | F24D19/00;F24D19/02;F24D19/06;F28F1/28;F28F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泽方誉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4 | 代理人: | 唐明磊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水 对流 暖气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水对流暖气片,包括对流散热器和壳体,所述对流散热器包括至少两个竖直设置的换热排,相邻的两个换热排之间保持间距以形成循环空腔;每一所述换热排均包括有换热管和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管贯穿穿过所述换热翅片以与所述换热翅片连接,通过所述换热翅片增大所述对流散热器的散热面积;所述对流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进气口,顶部设有散热孔。设置有多个换热排,换热排包括换热管和换热翅片,通过换热翅片可保持在较小的体积内大幅增大换热面积,从而加快散热效率;各换热排之间形成有循环空腔,从而可降低自然对流的热阻,增强散热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无水对流暖气片具有散热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水对流暖气片。
背景技术
暖气片是一种常见的采暖末端,目前市场主流是将热水或热水蒸气通过管道接入室内暖气片,通过末端暖气片辐射或对流的方式进行热循环使室内温度上升。现有的暖气片散热形式一般以辐射为主,对流为辅,对流效果较差且往往需要较大散热表面,体积及耗材较高,重量较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水对流暖气片,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暖气片存在的对流效果差、体积大、重量重等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水对流暖气片,包括:
对流散热器,所述对流散热器包括至少两个竖直设置的换热排,相邻的两个换热排之间保持间距以形成循环空腔;每一所述换热排均包括有换热管和换热翅片,所述换热管贯穿穿过所述换热翅片以与所述换热翅片连接,通过所述换热翅片增大所述对流散热器的散热面积;
壳体,所述对流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进气口,顶部设有散热孔。
可选的,所述换热管包括多根直管段和弯管段,各所述直管段平行设置,且所述直管段与所述弯管段首尾相接以形成迂回的所述换热管。
可选的,所述对流散热器具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所述冷媒进口和所述冷媒出口连接于所述换热管的端部,且所有所述换热排内的换热管互相贯通。
可选的,每一所述换热排内设有多根所述直管段,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排之间的所述直管段通过所述弯管段连接,从而使所述对流散热器内的所述换热管整体上从下往上螺旋盘绕设置。
可选的,所述冷媒进口与所述换热管的顶部连通,所述冷媒出口与所述换热管的底部连通,从而使所述换热管内的冷媒从上往下迂回流动。
可选的,所述换热管的管径为5~10mm,管程为20-40m。
可选的,相连接的所述直管段和所述弯管段为一体结构;或,相连接的所述直管段和所述弯管段通过连接器连接;或,相连接的所述直管段和所述弯管段焊接连接。
可选的,所述对流散热器顶部与所述壳体顶部之间保持间距以形成加速空间。
可选的,所述对流散热器还包括位于所述换热排两侧端的连接板,所有所述换热排的同一侧端与位于该侧的所述连接板连接,从而通过所述连接板支撑各所述换热排。
可选的,所述对流散热器还包括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同时与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壳体连接,从而将所述对流散热器固定于所述壳体内。
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外壁设有挂耳,通过所述挂耳可将所述无水对流暖气片挂设于墙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324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销系统氨水自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固定式压捆机的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