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驱动的闪蒸式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30323.X | 申请日: | 2021-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45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石文星;李先庭;王宝龙;张茂勇;韩志刚;李天成;韦发林;岑俊平;熊烽;刘士刚;倪文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北京清大天工能源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驱动 闪蒸 脱硫 废水 排放 装置 | ||
一种余热驱动的闪蒸式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属于火电厂节能与污水零排放技术领域。针对脱硫废水零排放存在处理链条长、易结垢、设备复杂、投资高、运行能耗及费用过大等,本专利采用了真空闪蒸浓缩器对脱硫废水进行浓缩,二次乏汽由除盐水及工业水预热器或蒸发冷却式冷凝器冷凝放热并回收水资源,浓缩循环液则防结垢余热加热器进行加热,其热源是来自脱硫后低温烟气喷淋循环水出水,剩余高浓液及母液则掺混到燃煤后入炉实现高温无害化焚烧,实现了采用低温余热驱动回收水资源及物料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驱动的闪蒸式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属于火电厂节能与污水零排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火电厂及燃煤热源厂的锅炉排烟、或钢铁厂烧结机排烟等的脱硫处理系统中大量采用湿法脱硫方式,该方式需要排出较多的脱硫废水,因为脱硫水循环中与烟气接触而吸收了大量的污染物及反应产物,使得脱硫塔低池水的成分复杂且腐蚀性强、易结垢等,需要及时排出一部分高浓度脱硫浆液,并及时补充新水进行稀释及烟气降温,以保证送入脱硫塔内的喷淋循环水的水质满足脱硫过程持续正常运行的需要。但所排出的这部分高浓度脱硫浆液属于危废污水,目前往往被直接掺混的燃煤中,但因水量较大往往难以完全消化;掺混到外运灰渣中、或简单的与除盐水浓水及冷却塔排污水等混合外排,均属污染物的转移而非有效消除污染危害。如拟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将脱硫废水混入到厂内污水处理池统一处理时会增大后处理流程难度、并花费更多的投入;如能单独对该部分脱硫废水进行处理将有效减轻其它污水的处理难度和成本,但单独处理脱硫废水、乃至实现零排放的处理存在流程链条长、投资高、运行能耗及费用过大等困难,也因此脱硫废水零排放成为目前的全行业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任务是,针对脱硫废水零排放存在处理链条长、易结垢、设备复杂、投资高、运行能耗及费用过大等,采用了以低温烟气余热作为驱动热源,送入真空闪蒸浓缩器对脱硫废水进行浓缩,剩余高浓液及母液则掺混到燃煤后入炉实现高温无害化焚烧,实现了采用低温余热驱动回收水资源及物料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是:一种余热驱动的闪蒸式脱硫废水零排放装置,包括预处理子系统和余热法真空蒸发浓缩子系统两部分,其特征在于,预处理子系统包括混水预处理池4、超滤装置5和压滤机10,余热法真空蒸发浓缩子系统包括防结垢余热加热器6、真空闪蒸浓缩器7、冷却器组件8和真空泵9,其中混水预处理池4设置有氧化剂O的进口、杂污水G的进口、药剂F的进口、悬浮高浓水G1的出口和处理水出口,混水预处理池4的脱硫废水进口与脱硫排污池3的出口相连,脱硫排污池3的进口与脱硫塔1的塔底水池的脱硫排污水A的出口相连,混水预处理池4的处理水出口与超滤装置5的原水进口相连,超滤装置5的处理水出口与真空闪蒸浓缩器7的原水进口和防结垢余热加热器6的循环水出口相连,真空闪蒸浓缩器7的循环水出口经再热循环泵与防结垢余热加热器6的循环水进口相连,防结垢余热加热器6的余热源进水J1的进口与低温烟气余热喷淋塔2的高温余热水G5的出口相连,防结垢余热加热器6的余热源出水J2的出口与低温烟气余热喷淋塔2的喷淋装置进口相连,净化水出口与真空闪蒸浓缩器7的原水进口相连,真空闪蒸浓缩器7的高浓液H和母液G4分别与煤场喷水管进口相通,真空闪蒸浓缩器7的不凝气体P的出口与真空泵9的进口相连,真空泵9还设置有外排气P1的出口,真空闪蒸浓缩器7的污水二次蒸汽L的出口与冷却器组件8的高温侧进口相连,冷却器组件8的高温侧冷凝水出口与回用清水D的集水管相连。
脱硫塔1的脱硫循环水B的出口与脱硫补水C的进口、回用清水D的进口和脱硫塔1的喷淋装置的混合进水B1的进口相连。
脱硫塔1的烟气进口与来自锅炉或除尘器的高温排烟Y的烟道相通,脱硫塔1的脱硫烟气Y0的出口与低温烟气余热喷淋塔2的中温烟气Y1的进口相连,低温烟气余热喷淋塔2的净化烟气Y2的出口与大气相通。
混水预处理池4的悬浮高浓水G1的出口与压滤机10的原水进口相连,压滤机10的净化水G2与混水预处理池4的杂污水G的进口相连,压滤机10设置有污泥K的排出口。
超滤装置5的再生污水G3的出口与混水预处理池4的杂污水G的进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北京清大天工能源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北京清大天工能源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303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