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挂车高强度空气悬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9419.4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01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磊;李兆杰;梁浩;李永春;宋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市锐阳汽车零部件销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60G11/27;B60G1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帮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9 | 代理人: | 张小鸽 |
地址: | 252001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车 强度 空气 悬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车高强度空气悬架结构,提供一种兼有制造工艺简化和机械强度提高的优势的结构。本挂车高强度空气悬架结构,包括导向臂支架和悬架承载支架,所述导向臂支架和悬架承载支架固定安装在桥杆上,所述导向臂支架中的钢梁主体为方管钢梁,所述方管钢梁通过几字形钢板与桥杆配合,且在方管钢梁的悬臂薄弱部位固定局部强化钢板;所述几字形钢板与方管钢梁焊接,并在几字形钢板上设置至少两组螺栓安装孔,两组螺栓安装孔分别在桥杆的两侧对导向臂支架和悬架承载支架使用高强度螺栓进行紧固。方管钢梁具有等截面,提高强度的同时,更加节省安装空间。
技术领域
该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悬架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挂车空气悬架从十九世纪中期诞生以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结构为欧式板簧结构和美式拼焊结构,与本实用新型有关联的技术之一是美式拼焊结构,其中,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以拼焊结构为技术路线的空气悬架可参考如下技术文献:
CN112549888A,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挂车空气悬架系统中轻量化的上导向梁,其中,上摆臂200采用高强度结构钢一体冲压成形,上盖板100的上面焊接固定在上盖板200的尾部,上盖板200的下底面与挡板500上部组焊,挡板500的尾部焊接在上盖板100的前端。挡板500采用高强度结构钢一体冲压成型,上盖板100的底部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内壁上设有固定口,套管300焊接固定在上摆臂200和挡板500前端之间。
本技术中,属于拼焊结构范畴,上摆臂200和挡板500都冲压钢构件,轮廓为异性特殊构造,其中的的上摆臂也是变截面的轮廓,其成型工艺复杂,且冲压需要专门设计的冲压模具,制造成本较高。
CN 21204676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挂车用轻量化美式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与车架(1)固定连接的导向臂支架(2)、空气弹簧(7)、与车桥(5)焊接的导向臂(9);所述导向臂经铸造而成,导向臂(9)的前端通过自带的橡胶衬套和销轴(3)与所述导向臂支架(2)铰接,导向臂的中部与车桥(5)进行焊接;所述空气弹簧(7)的一端与车架固定联接,空气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臂(9)的后端联接。
本技术中,为了满足导向臂(9)安装的需要,将导向臂使用铸铁铸造成型,铸铁铸造构件的缺陷为质量重、成本高且制造过程中污染较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车高强度空气悬架结构,提供一种兼有制造工艺简化和机械强度提高的优势的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挂车高强度空气悬架结构,包括导向臂支架和悬架承载支架,所述导向臂支架和悬架承载支架固定安装在桥杆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臂支架中的钢梁主体为方管钢梁,所述方管钢梁通过几字形钢板与桥杆配合,且在方管钢梁的悬臂薄弱部位固定局部强化钢板;
所述几字形钢板与方管钢梁焊接,并在几字形钢板上设置至少两组螺栓安装孔,两组螺栓安装孔分别在桥杆的两侧对导向臂支架和悬架承载支架使用高强度螺栓进行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的悬臂薄弱部位是指,自桥杆30正上方的受力点开始的,向方管钢梁前端延伸的部位,该部位在投影方向上部分或者全部覆盖几字形钢板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局部强化钢板覆盖至少三分之一的方管钢梁的总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方管钢梁的前端和后段分别设置前封钢板和后封钢板,形成局部强化和封堵,形成中空结构,且所述几字形钢板所述后封钢板搭接,并在搭接界面处进行焊接和适当增加肋板进行强化连接,即,几字形钢板和后封钢板存在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钢板,所述辅助钢板分别与几字形钢板以及方管钢梁焊接连接,且所述辅助钢板与几字形钢板在搭接面处形成一个向下的螺栓安装孔及其操纵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市锐阳汽车零部件销售有限公司,未经聊城市锐阳汽车零部件销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94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燃机用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监测汽车冷却系统的智能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