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咬合式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2679.9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5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董伟金;何嘉棋;崔振强;陈惠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建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73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咬合 式双排 桩基 支护 结构 | ||
1.预应力咬合式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地基(1)、第一排桩(2)和第二排桩(3),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顶部设置有支护基座(4),且支护基座(4)位于第一排桩(2)与第二排桩(3)之间,所述支护基座(4)的顶部中间设置有底柱(5),所述底柱(5)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第一液压升降柱(6),所述第一液压升降柱(6)的顶部设置有伸出底柱(5)顶部的调节柱(7),所述调节柱(7)的顶部设置有顶板(8),所述支护基座(4)与顶板(8)之间活动设置有移动杆组(9),所述移动杆组(9)与底柱(5)相背的一面分别设置有上下两组连接块(10),上方所述连接块(10)与移动杆组(9)相背的一面设置有上咬合基座(11),下方所述连接块(10)与移动杆组(9)相背的一面设置有下咬合基座(12),所述上咬合基座(11)设置有一组支护组件(13),且下咬合基座(12)设置有多组支护组件(13),所述下咬合基座(1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液压升降柱(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咬合式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组(9)包括移动底杆(901)和移动上杆(902),所述移动底杆(901)滑动设置在支护基座(4)的顶部,所述移动上杆(902)滑动设置在顶板(8)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咬合式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组件(13)包括支护卡座(1301)、金属压板(1302)和螺钉(1303),所述支护卡座(1301)设置在上咬合基座(11)和下咬合基座(12)的内腔,所述金属压板(1302)通过螺钉(1303)固定在支护卡座(1301)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咬合式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压板(1302)的侧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深度大于螺钉(1303)的拧头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咬合式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压升降柱(14)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二液压升降柱(14)电性连接的碰撞感应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咬合式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杆(901)的侧壁与连接块(10)的顶部、下咬合基座(12)的侧壁与连接块(10)的顶部以及移动底杆(901)与下咬合基座(12)侧壁之间连接有用于支撑的受力杆(1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咬合式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基座(4)的顶部开设有下槽(401),所述顶板(8)开设有上槽(801),所述移动底杆(901)与下槽(401)滑动卡接,所述移动上杆(902)与上槽(801)滑动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咬合式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基座(4)开设有螺纹孔(402),所述移动底杆(901)通过螺栓伸入螺纹孔(402)与支护基座(4)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建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建基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26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止水帷幕补强结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控温的除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