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对称三元矩形矢量尾喷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22438.4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78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恺;李龙;田航;陈文凯;雷佳煜;张子涵;曹惟;白连镇;项坤;樊芸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K1/11 | 分类号: | F02K1/11;F02K1/12;F02K1/15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晴 |
地址: | 11013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对称 三元 矩形 矢量 喷管 | ||
一种轴对称三元矩形矢量尾喷管,属于航空航天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过渡整流管、矢量控制机构,十字轴和鱼鳞板,矢量控制机构包括固定架、作动筒组件,三角斜劈、控制环、连接球;固定架和控制环均为中空矩形体,固定架一端与过渡整流管相连,作动筒组件的输出端与三角斜劈相连,三角斜劈的角端插入控制环一端,三角斜劈的斜面与控制环的内壁接触,控制环套装在固定架的中部,控制环与固定架之间设有间隙,鱼鳞板与固定架和控制环连接。矩形矢量尾喷管隐身性好,同时,三元矢量尾喷管具有全向偏转的优点,不但提高了矢量尾喷管的可靠性降低了维护成本,还提高了其适用性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航天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对称三元矩形矢量尾喷管。
背景技术
现有主流战斗机发动机均为矢量发动机,可分为二元矢量和三元矢量,三元矢量又叫全矢量发动机。安装矢量尾喷管的战斗机有利于实现大迎角过失速机动和突破失速障,同时矢量尾喷管能够改善战斗机的机动性和敏捷性,因此矢量推力技术在未来战斗机的设计中尤为重要。传统二元矩形矢量尾喷管的上下偏转片为整体的一片,因此只能提供俯仰方向的偏转而无法提供偏航方向的偏转,同时,在控制方式上,传统矢量尾喷管采用旋转控制环的方式进行矢量控制,结构复杂。
某一型号战斗机使用的矢量发动机F119是二元矢量喷管,在提高机动性的同时,因为其截面形状为矩形,所以更有利于保护飞机的隐身性,但是正因为尾喷口截面形状为矩形,所以发动机喷口只能进行20度的上下偏转,即只能对战斗机的俯仰姿态进行矢量控制而无法对战斗机的偏航机动进行矢量控制,限制了战斗机矢量机动的角度范围。
另一型号战斗机的矢量发动机运用三元矢量喷管,即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其具有功能较全、重量较轻、难度较小、灵活性较大、易于改装的优点。轴对称矢量喷管是在轴对称收扩喷管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一套偏转机构而发展起来的,其偏转机构的扩张调节片可在周向 360°范围内偏转约20°以获得俯仰、偏航、横滚全方位的矢量推力,其优势在于兼容适应性好、易于安装在现役飞机上,也利于飞机近距战斗。但是三元矢量尾喷管结构较为复杂,控制方式较为繁琐且不利于隐身。
因此,需要一种矢量尾喷管使其既能满足全向矢量的特性,又能兼顾隐身性能,同时需要机械结构和控制方式较为简单,用以适应未来战斗机的空战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对称三元矩形矢量尾喷管,具有全向角度控制、隐身性能优异、机械结构简单、可靠性强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对称三元矩形矢量尾喷管,包括过渡整流管、矢量控制机构、十字轴和鱼鳞板,所述矢量控制机构包括固定架、作动筒组件、三角斜劈、控制环、连接球,固定架和控制环均为中空矩形体,固定架一端与所述过渡整流管相连,作动筒组件的缸体固装在固定架一端的外壁上,作动筒组件的输出端与三角斜劈相连,三角斜劈的角端插入控制环一端,三角斜劈的斜面与控制环的内壁接触,控制环套装在固定架的中部,控制环与固定架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十字轴的纵轴通过固定环与固定架另一端侧壁相连,连接球一端与控制环另一端相连,所述鱼鳞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十字轴的横轴相连,鱼鳞板同时与连接球另一端球绞连接。
所述固定架截面的几何中心与过渡整流管的轴心一致。
所述作动筒组件的输出端与三角斜劈刚性连接,连接球与控制环刚性连接。
所述作动筒组件包括上作动筒、下作动筒、左作动筒和右作动筒,上作动筒与下作动筒对称布置,左作动筒与右作动筒对称布置。
所述上作动筒、下作动筒、左作动筒和右作动筒的结构相同。
所述三角斜劈的斜面与所述控制环的内表面紧密贴合。
所述固定架对应三角斜劈的位置设有轨道,轨道的宽度大于三角斜劈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224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耦式制动助力器及制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金属光纤激光切割机设备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