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17074.0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30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齐彦军;盛俊毅;张军;刘汉军;纪攀;赵玲;张长水;张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变电工西安柔性输配电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6;H02B1/20;H02B1/04;H02B1/24;H02H7/10;H02H7/22;H02G3/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季海菊 |
地址: | 71011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陆上 柔性 直流 换流 | ||
一种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采用极一、极二对称布置的真双极换流系统,包括架空线,架空线依次连接交流配电区、换流变压器区、启动回路区、换流阀区、直流配电区,交流配电区的供电输入端连接交流架空进线,直流配电区供电输出端连接直流架空出线;通过交流配电区、换流变压器区、启动回路区、换流阀区、直流配电区将各个设备按功能分区布置,全站总平面整体布置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各配电装置及其之间的连接顺畅,户外干式空心桥臂电抗器布置在桥臂交流侧,与布置在桥臂直流侧相比,可节省多个直流穿墙套管;该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内除换流阀及桥臂交流侧测量保护装置、桥臂直流侧测量保护装置外,其余一次电气设备均采用户外布置,可有效的减少联合建筑体的建设,降低换流站的建设成本,使换流站具有整体占地面积小、建设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柔性直流换流站等。具体为一种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
背景技术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欧洲特别是德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发展较快。截止目前,国网和南网已经相继建成了多条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昆柳龙混合多端直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首个特高压多端混联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多端混合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随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国内的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亟需向布置优、占地小、成本低的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全站总平面整体布置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各配电装置及其之间的连接顺畅。该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桥臂电抗器布置在桥臂交流侧,与布置在桥臂直流侧相比,可节省多个直流穿墙套管。该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内除换流阀及桥臂上的测量和过电压保护装置外,其余一次电气设备均采用户外布置,可有效的减少联合建筑体的建设,降低换流站的建设成本,具有整体占地面积小、建设成本低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采用极一、极二对称布置的真双极换流系统;包括架空线,架空线依次连接交流配电区1、换流变压器区2、启动回路区3、换流阀区4、直流配电区5;其中,交流配电区1的供电输入端连接交流架空进线,直流配电区5供电输出端连接直流架空出线。
所述交流配电区1包括户外型GIS设备11、户外型GIL设备12和站用变压器13,站用变压器13的供电输入端与交流架空进线连接,站用变压器13的供电输出端通过户外型GIL设备12与户外型GIS设备11的供电输入端相连接,户外型GIS设备11的供电输出端分别通过户外型GIL设备12及架空出线连接换流变压器区2;
所述换流变压器区2包括设于若干换流变移动轨道22上的多台单相双绕组换流变压器21及一台备用换流变压器24,相邻的单相双绕组换流变压器21之间以防火墙23隔开,单相双绕组换流变压器21的供电输入端采用套管架空进线连接交流配电区1,单相双绕组换流变压器21的供电输出端通过采用套管架空出线与启动回路区3的启动回路设备31供电输入端相连接,启动回路设备31供电输出端与户外干式空心桥臂电抗器32的供电输入端相连接,户外干式空心桥臂电抗器32的供电输出端通过架空线穿过换流阀区4的交流穿墙套管41依次连接换流阀阀厅46内的桥臂交流侧测量保护装置42、换流阀阀塔43及桥臂直流侧测量保护装置45,在桥臂直流侧进行换相,换相后的直流输出线通过直流穿墙套管47与直流配电区5中直流电抗器51的供电输入端相连接,直流电抗器51的供电输出的端通过直流极线测量保护及开关装置55连接直流回线54输出;换相后的中性输出线通过中性穿墙套管44与直流配电区的中性电抗器52的供电输入端相连接,中性电抗器52的供电输出端通过中性线测量保护及开关装置53并输出。
所述户外型GIS设备11包括三相分箱结构或者三相共箱结构或者母线三相共箱、开关三相分箱结构。
所述单相双绕组换流变压器21至少6台且与启动回路设备31的数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变电工西安柔性输配电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特变电工西安柔性输配电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170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