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用模组安装壳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11384.1 | 申请日: | 2021-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50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治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谦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56 | 分类号: | H01M50/256;H01M50/244;H01M50/249 |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杨艳霞 |
| 地址: | 523008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模组 安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模组安装壳,包括壳体,壳体下表面的一端对称安装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共同安装有销轴,销轴的杆体上安装有若干滚轮,壳体远离滚轮一端的两侧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远离壳体的一端共同固定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的内部通过螺纹啮合有移动柱,移动柱的下端镶嵌有滚珠;本方案所提出的模组安装壳通过各零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锂电池模组在维修时无需依靠外界设备也可便捷移动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模组安装壳在使用时无法便捷移动的缺陷,由此提升了人员维修锂电池模组时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用模组安装壳。
背景技术
锂电池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随着科技的发展锂电池应用越发广泛。
目前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的锂电池通常以模组式安装在汽车内,即若干块电池通过连接部件相互连接并安装在模组壳内,然后根据汽车具体使用需求安装相应数量的锂电池模组进行使用。
目前的锂电池受于自身使用寿命的限制,其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进行更换,但是在更换期间人员移动锂电池模组时,由于锂电池模组重量较大使得人员无法便捷的手动移动,进而需要使用叉车等设备辅助才能移动锂电池模组,可是此举会降低人员更换锂电池模组效率;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锂电池用模组安装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用模组安装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用模组安装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下表面的一端对称安装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共同安装有销轴,所述销轴的杆体上安装有若干滚轮;
所述壳体远离滚轮一端的两侧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远离壳体的一端共同固定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内部通过螺纹啮合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下端镶嵌有滚珠,所述移动柱上端的内部呈中空状态并设有联动柱,所述联动柱的上端延伸至移动柱外部并插设有施力杆。
优选的,所述联动柱的横截面为多边形,且所述联动柱的外环面与移动柱中空处的内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销轴的中部安装有稳定块,所述滚轮位于稳定块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壳体前后两侧表面的下端均对称固定有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下表面成格栅状态,且所述壳体的下表面固定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壳体远离销轴的一端对称固定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施力杆的两端均固定有挡块,且所述施力杆与联动柱之间呈滑动连接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用模组安装壳,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使用过程中,若干块锂电池安装在壳体内部,当锂电池模组在更换过程中需要移动时,人员通过施力杆带动移动柱转动,进而在螺纹套筒的作用下移动柱向下方移动,最终移动柱的下端移动到壳体的下方,此时壳体位于螺纹套筒的一端便被移动柱顶起,即锂电池模组呈一端高一端低的状态,同时在滚轮的作用下壳体与地面之间呈滚动连接状态,由此人员无需较大力气便可完成对锂电池模组进行移动的操作,从而解决了传统的模组安装壳在进行锂电池模组维修时无法便捷移动的缺陷。
因此,本方案所提出的模组安装壳通过各零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锂电池模组在维修时无需依靠外界设备也可便捷移动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模组安装壳在使用时无法便捷移动的缺陷,由此提升了人员维修锂电池模组时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用模组安装壳的移动柱收起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锂电池用模组安装壳的轴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谦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谦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11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