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填土上的防渗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10569.0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5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余国庆;余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国庆 |
主分类号: | B08B9/087 | 分类号: | B08B9/087;E03F5/10;E04H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洪荒之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李向丹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填 防渗 水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填土上的防渗水池,属于防渗水池技术领域。一种回填土上的防渗水池,包括水池主体,水池主体左端上方开设有进水口,水池主体内壁嵌设有土工膜,水池主体内部后端设有圆杆,圆杆外壁开设有环形曲线槽,圆杆上呈左右对称结构转动连接有支撑块,环形曲线槽内滑动连接有球头杆,球头杆后端固设有滑块,滑块下端滑动连接有滑轨,滑块前壁下端固设有弧形块,弧形块上呈左右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三角块,圆杆右端套接有叶轮,水池主体右上角开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在排水时即可对防渗水池底面进行清洁,省时省力清洗效率高,有效降低了清洗成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清洗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渗水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回填土上的防渗水池。
背景技术
回填土指的是工程施工中,完成基础等地面以下工程后,再返还填实的土,回填土是指基础、垫层等隐蔽工程完工后,在5m以内的取土回填的施工过程,水池是用自然形成的装有水的小型坑洼或者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03441132U的专利文献提供一种回填土上的防渗水池,水池池底由600厚黏质土层压实、150厚中砂层找平(95%密实度)、素土夯实层(93%密实度)以及防水层构成,结构简单,易于实施,水池形状基本固定不会发生改变,能最大限度减弱回填土的不均匀沉降带来的负面影响。
虽然该装置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回填土上的防渗水池在使用过程中,池底不能及时清理影响美观,对池底的清理清洁通常需人工手动清洗,费时费力清洗效率低,清洗成本高。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回填土上的防渗水池。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填土上的防渗水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回填土上的防渗水池,包括水池主体,所述水池主体左端上方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水池主体内壁嵌设有土工膜,所述水池主体内部后端设有圆杆,所述圆杆外壁开设有环形曲线槽,所述圆杆上呈左右对称结构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环形曲线槽内滑动连接有球头杆,所述球头杆后端固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下端滑动连接有滑轨,所述滑块前壁下端固设有弧形块,所述弧形块上呈左右对称结构固设有两个三角块,所述圆杆右端套接有叶轮,所述水池主体右上角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端右壁固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上端右壁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中部套接有摇杆,所述摇杆外壁呈前后对称结构转动连接有两个固定块。
优选地,所述支撑块及固定块均与水池主体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滑轨与水池主体内部底面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弧形块及三角块均与水池主体内部底面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板与出水口紧密压合。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摇杆沿着固定块旋转,使齿轮旋转带动齿条沿着滑槽上下移动,将水池主体内的水从出水口流出,叶轮的下端位于出水口的前端中部,水的流动带动叶轮旋转,叶轮带动圆杆沿着支撑块旋转,使叶轮外壁的环形曲线槽带动球头杆滑动,球头杆带动滑块沿着滑轨滑动使弧形块及三角块同步滑动,此时弧形块及三角块的底面与水池主体内部底面摩擦接触,方便对水池主体内部底面的沉淀物进行铲除,沉淀物与水混合后从出水口排出。解决了回填土上的防渗水池在使用过程中,对池底的清洁需人工手动清洗,费事费力清洗效率低,清洗成本高的问题,实现了排水即可对防渗水池底面进行清洗,省时省力清洗效率高,有效降低了清洗成本,使用方便快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国庆,未经余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10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流生态环境检测取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洒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