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3008863.8 | 申请日: | 2021-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3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莹;曲彦婷;韩辉;熊燕;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组织培养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效率更高的植物组织培养架。包括箱式框架本体、横向推送装置、纵向升降台、培养皿传送带、传送带滚轮、培养皿固定盘、培养皿、照射灯、培养架支脚底轮;箱式框架本体为立方体不锈钢框架结构,箱式框架本体底部安装有培养架支脚底轮,在箱式框架本体内部从上到下均匀安装有N条平行设置的培养皿传送带。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在植物组织培养架内的培养皿是周期性流动的接受光照、加热和加湿,最大程度保证了培养皿中的组织培养条件的一致性,便于培养条件的把控和研究数据的科学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效率更高的植物组织培养架。
背景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又称植物离体培养。整个过程是无菌操作,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便于进行周年培养、研究和生产。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目前传统的植物组织培养架基本为层式框架,在每层安装有托盘或者层板,将培养皿等放置在托盘或者层板上,进行培养。但是这类装置的技术问题是随着层板的高度变化,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是不同的,会导致不同层的植株产生生长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统一培养条件的植物组织培养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植物组织培养架,包括箱式框架本体、横向推送装置、纵向升降台、培养皿传送带、传送带滚轮、培养皿固定盘、培养皿、照射灯、培养架支脚底轮;箱式框架本体为立方体不锈钢框架结构,箱式框架本体底部安装有培养架支脚底轮,在箱式框架本体内部从上到下均匀安装有N条平行设置的培养皿传送带,培养皿传送带由传送带滚轮驱动;在培养皿传送带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纵向升降台,在每条培养皿传送带的两侧安装有横向推送装置;培养皿传送带上放置有培养皿固定盘,培养皿固定盘中固定培养皿;箱式框架本体内顶面安装有照射灯。
所述的纵向升降台包括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下方对称设置有2个液压缸,液压缸活塞杆连接在升降平台底部,液压缸连接在基座内,液压缸控制器设置在基座内,基座固定在箱式框架本体的内底面;升降平台与基座之间连接有多个弹性连接件。
所述的横向推送装置包括推送板、液压缸,推送板连接液压缸活塞杆,液压缸及其控制器固定在箱式框架本体侧面。
所述的纵向升降台,升降平台在液压缸驱动下的停止位置设置与培养皿传送带平行。
所述的横向推送装置的推送板垂直设置,正对培养皿传送带,推送板下沿高于正对的培养皿传送带,推送板上沿低于正对的培养皿上方的传送带滚轮。
所述的培养皿固定盘上设置能够固定培养皿的卡槽。
箱式框架本体的侧面设置安装玻璃的观察窗口,观察窗口上设置有遮光窗帘。
箱式框架本体的侧面设置有电源和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在植物组织培养架内的培养皿是周期性流动的接受光照、加热和加湿,最大程度保证了培养皿中的组织培养条件的一致性,便于培养条件的把控和研究数据的科学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培养皿传送带、传送带滚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替换培养皿传送带的传送滚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088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碎石道床边坡散碴快速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挖机翼展侧门及挖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