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卷芯热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08059.X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8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李安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动力电池 热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卷芯热压装置,包括数量不少于一个的上压模以及位于上压模正下方的下压模,每个所述上压模包括一主平面压板以及位于主平面压板两侧的直角压板,下压模呈与上压模相匹配形成插合结构的倒M型结构,上压模与下压模内均安装有加热器,上压模的上端安装有一驱使上压模上下往复移动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上端安装有一控制加热器加热的热压控制器。在保证卷芯周边区域热压良好,隔膜与极片粘结力良好的情况下,降低中间位置的热压压力,降低对卷芯中间位置隔膜孔洞的挤压收缩程度,减少中间位置褶皱情况,从而提高该区域锂离子传输,降低极化,提升电池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卷芯热压装置。
背景技术
无论在卷绕中或者Z型叠片中,必须对隔膜施加一定的张力,以确保正极片、隔膜、负极片之间的整齐程度,然而工艺过程中的张力会使隔膜在走带方向被拉长,隔膜在走带方向的收缩量很大,会使得隔膜严重挤压极片,从而导致电芯组装工艺后,特别是绕卷工艺,电芯发生变形,变形后的电芯不仅外观平整度差,内部还会存在隔膜褶皱等缺陷;卷芯充放电时,中间位置极化最大;隔膜内层褶皱位置,极片与隔膜接触不良,极化大,易发生析锂;隔膜与卷芯粘结力越大,隔膜内层发生褶皱情况越少。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卷芯热压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卷芯热压装置,包括数量不少于一个的上压模以及位于上压模正下方的下压模,每个所述上压模包括一主平面压板以及位于主平面压板两侧的直角压板,下压模呈与上压模相匹配形成插合结构的倒M型结构,上压模与下压模内均安装有加热器,上压模的上端安装有一驱使上压模上下往复移动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上端安装有一控制加热器加热的热压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片,电加热片安装在直角压板和下压模拐角部位的内腔以及主平面压板的内腔。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模和下压模的折角处均呈圆角结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模的下端通过支架连接有底座,底座上安装有检测上压模下压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一安装在主平面压板上端的第一电动升降柱以及安装在直角压板上端的第二电动升降柱,升降机构的固定端连接在热压控制器,升降机构的伸缩端安装在上压模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平面压板的上端和直角压板横向段的上端面均连接有一阻隔热量向上传递的隔热板,隔热板的上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第一电动升降柱和第二电动升降柱的伸缩端面上。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热压控制器的上端连接有同一横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锂离子动力电池卷芯热压装置,通过将上压模与下压模的拐角处设置成圆角结构,防止压合过程中棱角对卷芯造成损伤;电加热片在上压模与下压模的拐角内腔中,在保证卷芯周边区域热压良好,隔膜与极片粘结力良好的情况下,降低中间位置的热压压力,降低对卷芯中间位置隔膜孔洞的挤压收缩程度,减少中间位置褶皱情况,从而提高该区域锂离子传输,降低极化,提升电池电性能。有效的解决了由于卷芯变形过大导致的平整度差造成的短路率高、入壳困难,以及隔膜褶皱,造成电池极化、电性能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压模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压模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080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