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蒜苗收割机的行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03173.3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92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宏;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俊慧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智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2 | 代理人: | 宋春荣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蒜苗 收割机 行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蒜苗收割机的行进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固定装设有主动电机,所述机架的底部固定装设有收纳筐,所述机架的两侧固定装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转动装设有手轮,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转动装设有行进滚轮,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一体式的座板,所述座板的内侧开设有滑槽;通过将该装置底部安装的行进滚轮设置为可横向调节的结构,当该装置在田垄上收割蒜苗时,可调节行进滚轮横向移动,调节与田垄的宽度相同,且在该装置收割使用时,若泥土过多会影响行进滚轮转动,通过在该装置的行进滚轮上安装刮泥架,刮泥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通过刮泥架可将行进滚轮上沾染的泥土刮落,防止泥土影响行进滚轮的转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蒜苗收割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蒜苗收割机的行进装置。
背景技术
蒜苗,又叫青蒜(不见光时为蒜黄),是大蒜幼苗发育到一定时期的青苗,它具有蒜的香辣味道,以柔嫩的蒜叶和叶鞘供食用。其生长在农田里,主要靠蒜瓣自身贮存的营养物质生长,不经施肥,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水分和光照等条件就可获得产品,它在各地均能生长,而且产量高品质好,收割机它是一体化收割农作物的机械。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并将谷粒集中到储藏仓,然后在通过传送带将粮食输送到运输车上,也可用人工收割,将稻、麦等作物的禾秆铺放在田间,然后再用谷物收获机械进行捡拾脱粒。收获稻、麦等谷类作物子粒和秸秆的作物收获机械。包括收割机、割晒机、割捆机、谷物联合收割机和谷物脱粒机等。谷物收获机械是在各种收割、脱粒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有的用于蒜苗收割机的行进装置,通常在蒜苗收割时,为提高蒜苗的收割效率,通常会使用到蒜苗收割机,用来提高收割效率,但常用的蒜苗收割机在使用时,安装的行进滚轮,仅能上下调节,当田垄内的间距不同时,行进滚轮无法适用,收割过程中有可能会压倒蒜苗,从而影响该装置的使用,降低该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蒜苗收割机的行进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蒜苗收割机的行进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用于蒜苗收割机的行进装置,通常在蒜苗收割时,为提高蒜苗的收割效率,通常会使用到蒜苗收割机,用来提高收割效率,但常用的蒜苗收割机在使用时,安装的行进滚轮,仅能上下调节,当田垄内的间距不同时,行进滚轮无法适用,收割过程中有可能会压倒蒜苗,从而影响该装置的使用,降低该装置的实用性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蒜苗收割机的行进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固定装设有主动电机,所述机架的底部固定装设有收纳筐,所述机架的两侧固定装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转动装设有手轮,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转动装设有行进滚轮,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一体式的座板,所述座板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旋设安装有螺杆,所述行进滚轮的顶部固定装设有卡块,且所述螺杆旋设贯穿所述卡块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行进滚轮的前表面装设有刮泥架,所述行进滚轮的两侧旋设安装有螺栓,所述刮泥架通过螺栓旋设固定。
优选的,所述行进滚轮的两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刮泥架插设安装在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机架的两侧装设有四个行进滚轮,且四个行进滚轮上均装设有刮泥架。
优选的,所述滑槽为T型槽,且所述卡块的横截面为T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行进滚轮与座板通过滑槽与卡块限位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常用的蒜苗收割机在使用时,安装的行进滚轮,仅能上下调节,当田垄内的间距不同时,行进滚轮无法适用,收割过程中有可能会压倒蒜苗,通过将该装置底部安装的行进滚轮设置为可横向调节的结构,当该装置在田垄上收割蒜苗时,可调节行进滚轮横向移动,调节该装置与田垄的宽度相同,从而方便收割使用,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俊慧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俊慧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031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