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芯支架及单体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3003140.9 | 申请日: | 202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29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2 | 分类号: | H01M50/202;H01M50/5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郭慧娟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单体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支架及单体电池,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电芯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设置于电芯的两端。电芯支架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电芯卡接于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从电芯支架的两端伸出;上框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板,下框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将上框架和下框架卡接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间隙,正极耳的厚度和负极耳的厚度均与间隙的宽度相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芯支架,不仅能够保护电芯,而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电芯贴膜造成的电芯边缘部分的挤压,以及对正极耳和负极耳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支架及单体电池。
背景技术
在制造单体电池时,为了保护电芯,在电芯外套有一层很薄的绝缘保护膜,然后将套有保护膜的电芯装入铝壳内。但是在贴保护膜的过程中,容易对电芯的边缘部分造成挤压,损伤极片。而且,由于电芯的极耳没有固定,在将电芯装入铝壳时,极耳也容易受到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芯支架及单体电池,该电芯支架能够保护电芯在贴膜时不受挤压,在装入壳体时,能够保护极耳不受损伤;降低了单体电池的废品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芯支架,电芯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的两端,所述电芯支架包括:
上框架和下框架,所述电芯卡接于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之间,所述正极耳和所述负极耳分别从所述电芯支架的两端伸出;
所述上框架的两端均设置第一连接板,所述下框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连接板,将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卡接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正极耳的厚度和所述负极耳的厚度均与所述间隙的宽度相同。
作为电芯支架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上框架还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下框架还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卡接配合。
作为电芯支架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一卡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卡接结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配合,以将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卡接。
作为电芯支架的一个可选方案,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面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面上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第一卡勾,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面上的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第一卡槽;
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面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面上的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第二卡槽,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面上的第二卡接结构为第二卡勾;
所述第一卡勾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卡接,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勾配合卡接。
作为电芯支架的一个可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的内侧,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的内侧,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配合,以定位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
作为电芯支架的一个可选方案,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面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面上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第一定位孔,另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面上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为第一定位柱;
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面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面上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第二定位柱,另一个所述第二连接面上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为第二定位孔;
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柱配合定位,所述第一定位柱与所述第二定位孔配合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30031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