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冰生产加料结构和干冰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96287.6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45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冯焯良;潘光万;郑书艳;陈广宁;赖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华达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55 | 分类号: | C01B32/55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杜锴健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冰 生产 加料 结构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干冰生产加料结构和干冰生产设备,干冰生产加料结构设于干冰生产设备的压缩缸和液态二氧化碳的来料管之间,包括低温丝口球阀、气动开关阀和加料装置;低温丝口球阀包括球阀阀体和内置在球阀阀体中的球阀阀门,球阀阀体具有球阀进口和球阀出口,球阀进口与来料管连通;气动开关阀设于低温丝口球阀的旁侧,并与低温丝口球阀连接以驱动球阀阀门打开或关闭;加料装置设于低温丝口球阀与压缩缸之间,包括加料管和加料喷嘴,加料喷嘴的一端通过加料管与球阀出口连通,加料喷嘴的另一端与压缩缸连通。本申请提供的干冰生产加料结构能提高干冰粉末的转化率,降低气态二氧化碳的排放率,提高生产单能,降低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化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干冰生产加料结构和干冰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干冰生产设备中,通常包括加料系统、压缩缸以及来料管等,其中,加料系统包括加料阀和加料喷嘴等部件。液态的二氧化碳通过来料管进入加料系统中,然后二氧化碳通过加料系统从液态转换为固态粉末即干冰,即液态二氧化碳经瞬间节流减压喷射后形成固态二氧化碳,然后,这些干冰粉末被送至压缩缸中压缩成型。
然而,在现有的干冰生产设备中,由于在节流减压中的节流减压阀门各式各样,效果效率不一,通常使用的节流减压阀为普通的电磁阀。因为电磁阀的阀芯为尼龙阀片,该阀片硬度过低易变形,低温适应性较差,且线圈极容易故障,鉴于介质为液体二氧化碳,节流减压极易产生干冰,导致衡压孔易被固化干冰堵塞,因此,使用电磁阀极易导致转化过程中干冰转化率低、气化量大,造成原料浪费,加重温室效应,经济效益低下;而且电磁阀的的价格高、物料转化率相对较低、对液体二氧化碳原料的杂质要求以及压力要求比较高,故导致故障率较高,人工维修以及零配件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冰生产加料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干冰转化率低且加料系统故障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干冰生产加料结构,设于干冰生产设备的压缩缸和液态二氧化碳的来料管之间,干冰生产加料结构包括:
低温丝口球阀,包括球阀阀体和内置在球阀阀体中的球阀阀门,球阀阀体具有球阀进口和球阀出口,球阀进口与来料管连通;
气动开关阀,设于低温丝口球阀的旁侧,并与低温丝口球阀连接以驱动球阀阀门打开或关闭;以及,
加料装置,设于低温丝口球阀与压缩缸之间,加料装置包括加料管和加料喷嘴,加料喷嘴的一端通过加料管与球阀出口连通,加料喷嘴的另一端与压缩缸连通。
可选地,球阀进口和球阀出口分设于球阀阀体沿轴向的两端,气动开关阀设于低温丝口球阀的上方。
可选地,球阀阀体、来料管、加料管、加料喷嘴均呈同轴设置。
可选地,球阀阀体沿轴向的两端分别沿轴向向外凸出形成有第一连接凸部和第二连接凸部;第一连接凸部的开口为球阀进口,第一连接凸部上设有螺纹以实现与来料管的可拆卸螺接;第二连接凸部的开口为球阀出口,第二连接凸部上也设有螺纹以实现与加料管的可拆卸螺接。
可选地,气动开关阀包括驱动阀体以及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驱动阀体以及球阀阀门连接;驱动阀体驱动连接杆轴向旋转,连接杆带动球阀阀门转动。
可选地,加料喷嘴内部开设有多个喷嘴孔,喷嘴孔连通低温丝口球阀和压缩缸。
可选地,多个喷嘴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3mm。
可选地,喷嘴孔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
可选地,加料喷嘴具有垂直于轴向并经过喷嘴孔的内截面,多个喷嘴孔沿内截面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干冰生产设备,该干冰生产设备包括如前所述的干冰生产加料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华达石化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华达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962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