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翻边胀型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122993367.6 | 申请日: | 2021-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62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汤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立航空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31/04;B21D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王文峰 |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翻边胀型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翻边胀型工装,包括:支撑板;抱箍,可拆卸的固定设置于支撑板的顶面;胀型外模,可分离的设置于抱箍内;第一胀型内膜组件,与胀型外模相配合,对筒型的钣金毛坯的一端进行翻边胀型;第二胀型内膜组件,与胀型外模相配合,对钣金毛坯的另一端进行翻边胀型。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操作简便,使钣金件一体成型,成型质量佳,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钣金件成型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翻边胀型工装。
背景技术
钣金件在航天领域应用广泛,随不同的用途其结构形式多样。如图1所示的钣金件,其两端设置有扩口翻边,该类钣金件体积较大,深度高,成型存在一定的难度。此类钣金件成型现多采用分段成型的方式,及将钣金件分为两至三部分,分别成型后,再通过焊接将钣金件成型,分段成型的方式,工序冗杂,成本较高,且焊缝影响钣金件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使钣金件一体成型,成型质量佳,提高了加工效率的双翻边胀型工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翻边胀型工装,包括支撑板、抱箍、胀型外模、第一胀型内膜组件和第二胀型内膜组件;其中,
所述抱箍,可拆卸的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
所述胀型外模,为筒型,可分离的设置于所述抱箍内,所述胀型外模的外径与抱箍的内径相同;
所述第一胀型内膜组件,与所述胀型外模相配合,对筒型的钣金毛坯的一端进行翻边胀型;
所述第二胀型内膜组件,与所述胀型外模相配合,对所述钣金毛坯的另一端进行翻边胀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胀型内膜组件包括连接块、导向锥和第一胀型块;
所述连接块为圆柱形,其外径等于所述钣金毛坯的内径,所述连接块的底面设置有第二螺孔,顶面设置有第三螺孔;
所述导向锥的底面对应第二螺孔设置有第二沉孔,所述第二沉孔内设置有与第二螺孔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栓,所述导向锥的上半部外径与所述连接块的外径相同,所述导向锥的下半部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所述第一胀型块的顶面对应第三螺孔设置有第三沉孔,所述第三沉孔内设置有与第三螺孔螺纹连接的第三螺栓,所述第一胀型块的下半部外径与所述连接块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一胀型块的上半部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加形成第一内成型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胀型内膜组件包括胀型锥和内膜组件;
所述胀型锥下半部的外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所述内膜组件为环形,其下半部的外径与所述连接块的外径相同,其上半部的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加形成第二内成型部,所述内膜组件由沿周向均布的若干扇形的第二成型块及分别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二成型块之间的楔形块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胀型外模由两个半筒型的半模组成,所述胀型外模的顶端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加形成与所述第一内成型部相匹配的第一内成型面,所述胀型外模的底端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加形成与所述第二内成型部相匹配的第二内成型面。
进一步的,所述抱箍的底端沿周向均布有若干第一螺孔,所述支撑板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孔一一对应的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内设置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螺孔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栓,所述支撑板上位于所述抱箍的轴线上开设有型孔,所述型孔的内径小于所述钣金毛坯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块的外径。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立航空技术(成都)有限公司,未经成立航空技术(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933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iniLED固晶装置
- 下一篇:汽轮机速关阀拨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