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脐血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992433.8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35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丽;林燕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脐血采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血管穿刺针、软管和试管穿刺针,所述软管和试管穿刺针之间连接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一端连接真空管,所述软管一端滑动套设有容纳所述血管穿刺针的第一保护筒,所述试管穿刺针外固定套接有内径大于试管的第二保护筒。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脐血采集装置,可使采集的脐血直接进入采血试管,避免血液凝集,且有效防止针刺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脐血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脐血采集的操作流程多先由手术台上的医务人员用注射器抽取脐血,再交由台下医务人员分别一支支地注入采血试管中,而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采血需要再次穿刺。该操作流程容易导致针刺伤医务人员的情况发生,同时可能因台上医务人员抽取脐血与台下注入采血试管时间间隔过长导致血液凝集,还可能因注射器注入试管血量过多导致血液凝集,影响检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脐血采集装置,可使采集的脐血直接进入采血试管,避免血液凝集,且有效防止针刺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脐血采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血管穿刺针、软管和试管穿刺针,所述软管和试管穿刺针之间连接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一端连接真空管,所述软管一端滑动套设有容纳所述血管穿刺针的第一保护筒,所述试管穿刺针外固定套接有内径大于试管的第二保护筒。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靠近所述血管穿刺针的一端设有支管,所述支管上设有止流夹,所述支管的端部设有注射器连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护筒底面设有与所述软管相卡合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上设有固定夹。
进一步的,所述血管穿刺针外套设有第一保护套,所述试管穿刺针外套设有第二保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血管穿刺针的一侧设有针翼,所述第一保护筒的内径大于所述针翼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接头的每一接口上均设有开关。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脐血采集装置,血管穿刺针和试管穿刺针通过软管连通,可以使采集的脐血直接进入采血试管内,防止因抽取血液与台下注入采血试管时间间隔过长导致的血液凝集;而且,两个穿刺针均设有保护筒,可以有效避免针刺伤,同时,连接有三通接头,通过真空管可以方便地排出软管内的空气,也可以在采血结束后清除软管内的残留血液,防止其从穿刺针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脐血采集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脐血采集装置的第一保护筒的结构图。
其中:1、血管穿刺针;2、软管;3、三通接头;4、试管穿刺针;5、针翼;6、第一保护套;7、第一保护筒;701、卡槽;8、支管;9、止流夹;10、注射器连接头;11、固定夹;12、真空管;13、第二保护筒;14、第二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脐血采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血管穿刺针1、软管2、三通接头3和试管穿刺针4。血管穿刺针1的一侧设有针翼5,血管穿刺针1外套设有第一保护套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人民医院,未经广东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9924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调整带钢卷取温度的冷却水喷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氯酸钾废水蒸发装置